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石山柏》(4)

(2023-11-10 00:31:38)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石山柏

长春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短篇小说之

石山柏

4

     看,我这个人太马虎了。我还当石山柏就是光棍一个人呢,谁想他竟有了这么大的儿子。于是我问他:“山柏同志,你的家不在这儿?”

    “这是我的家,我怕孩子们闹,影响工作,昨天就让他们搬到西沟去了。没关系,西沟是我岳母家,很方便。走,一块吃饭去吧,以后也不要到村公所去吃,那儿太远。”

    第五天,学校正式开学了。三十多个学生,满满当当坐一炕。我站在石山柏亲手垒起的桌子旁边讲课,在石山柏亲手制成的黑板上写字,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冲激着我。过了几天,学生们和我熟了,也习惯了这种生活。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读书也非常认真,这又使我格外地高兴。

    学校果真办起来了,而且办得满不错,吴士先再没有什么话可讲。有一次开干部会,他自己提出要兼当小学校长。这以后,他对办这个小学,确实热心多了。

    石山柏同志每天在社里忙,饭也顾不得及时吃。我俩虽在一锅起伙,却常常一天不见他的面。有时候我们把饭吃完了,他才满头是汗地走回家,随便抓一块凉饽饽吃下,就又走了,一直到深夜才回来。有一天夜里,我正坐在灯下备课,他回来了,在一旁默默地坐了许久之后对我说:“看样子,等着不忙的时间,是不会有的,干部和社员的夜校早一点开学吧。”

    我说:“好,以后咱们开会商量一下,再动员。”

    他说:“你就准备上课好了,别的事情交给我,我动员干部们帮你搞。”

    第二天他又一天没回家。晚上刚掌灯,他竟然带来一大队男女农民,进门他就说:“梁同志,我把学生给你找来了,今天就上课吧。”

    这时候农业社已经发展到东西好几个小山沟,从原来的五十户人家,扩大到将近一百户。为了领导方便,社办公地移到村中心的一个农民家里,离学校更远了。吴士先几个干部,嫌来回跑太累,就索性住在那儿,学习也就跟着中断;独有石山柏,不论夜多深,天多冷,他也要赶回来学习,一天都不丢。

    每逢夜校散了,我备课,他就在一旁练写字;写了擦,擦了写,手冻得把不住笔,他就插到被窝里暖一暖再写。有一次,他写着写着,忽然发狠心似的敲着自己的脑袋:“唉呀,真笨哪,真笨哪,这样学下去,到什么时候才能往工作上用呵?”

    学好文化是要有个过程的,我劝他耐心。

    他说:“眼下的工作、生产都急等着用,偏偏学不会,我看得想个快办法。”

    果然,第二天他就有了办法。他手里捏着一叠裁好的、巴掌大的纸块,抽一张递给我说:“梁同志,你给写个桌子的‘桌’字。”我提笔写了。他又抽出一张:“你给写个‘柜’字。”我写了。他又抽出一张:“你给写个‘门’字。”我又写了……

    我机械地为他写了好多,不明白他要做什么。过一会儿,看他把这些字块,一个个贴在桌子上、柜子上、门板上……接着又指指点点地念起来,我这才恍然大悟。

    从那以后,他的学习进度果然大大地加快,我给他写过的字,不仅搬了家也认得,而且能写、能讲;过了秋天,他拿起《河北日报》,也能顿顿磕磕地念了。有几本农业技术小书,他能从头念到底,不大有生字儿。我很高兴,他更高兴,学习的劲头越来越高涨。社里开始做果树林越冬管理,石山柏是东西几条沟里有名儿的果树把式,又是领导人,自然更忙得厉害。他的学习依旧没有间断。一天晚上,他又裁了一叠纸块给我:“梁同志,给我写几张:桃、杏、柿子、山里红、胡桃……”我依次给他写了。过一会儿,他又拿了两块白纸:“你再给我写一个苹果,一个葡萄。”

    我停住手里的笔问他:“我们这地方根本就没有苹果、葡萄,你又往哪里贴呀?”

    他用两只包含着千言万语的眼睛朝我看一下,立刻又低下头去盯着那几张字块,半晌才说:“是呀,光是南边暖和地方长苹果,长葡萄,我们这地方连影子都不曾见过。一年又一年,一辈替一辈,谁也不想想,为什么人家那地方能长,我们这地方就不能长呢?就为气候冷吗?气候冷能长毛桃子、酸杏子,就不能长苹果、葡萄?梁同志,你就写下来吧,让我把这几个字记住,我要买一本培养苹果、葡萄的书,栽几棵试试。什么都是人做出来的,试试看。”

    这个晚上我们谈了许久,谈到山区苦难的过去,也谈到山区幸福的未来;从言谈之中,我发觉石山柏同志有一颗雄心,还有一个宏伟的理想。第二天早起,他带着昨晚写的一叠纸块走了之后,变化无常的北方天气,温度骤然下降,接着又下起大雪。

    狂风卷着暴雪,呜呜地下了一整天还不停止。到了深夜,几个坚持上夜校来的学员散去,我估计天这么黑,雪这么大,路这么远,石山柏是不会回来了,就闭上门,脱衣睡下;刚刚睡着,就被猛烈的敲门声惊醒,爬起来开门一看,原来是石山柏冒雪赶回来了。

    他浑身上下全是冰雪,腮边和左手腕子上,鲜血滴滴。我把他搀进屋里,他的两条腿几乎都不会迈步了。

    他象安慰我似的,咧嘴笑笑,过一会儿说:“真有意思,走熟的路偏偏找不到了,把我给刮到崖下边;要不是雪厚,一定摔扁啦。”

    听了这话,我更觉得可怕,就责怪他说:“这样晚了,雪又这样大,就别回来嘛,看看多危险!”

    他认真地说:“你不是说今天晚上开始讲第九课吗?”

    我说:“可以等明天补呀!”

    他摇摇头:“明天该学第十课了。”他说着,拍拍雪,搓搓手,从兜里掏出课本:“开始上课吧!”

    石山柏这是这样:发动、组织别人学习,自己也刻苦地学习,一个普遍的学习文化的高潮,渐渐地在摩天岭掀起来了。

    石山柏常对别人说,我是到这深山峡谷送文化的人;其实,真正的播种者正是他自己。天下无难事,就怕用心人,正象石山柏想象的那样,第二年春天,摩天岭起了很大变化。黑板报、读报组、剧团都办起来了;每逢晚上,读书、唱歌的声音从每一个点灯的窗户里飘出来。而石山柏自己,不仅能写报告草稿,还能一边查字典一边读起园艺学。有一次,他到通县地委受训,回来的时候,把铺盖存在中途的石匣镇,背回一捆比铺盖重几倍的苹果和葡萄秧苗。

    也正在他把整个心都拴在学习和那几棵新栽起来的幼树上边的时候,我离开了摩天岭,而且越调越远,一直调到这个报社编辑部。

五年后的现在,记者部主任布置工作,派我跟随农学院教授组成的考察团,到我熟悉的那个山区去采访。因为在那个地方,有位农民创造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宏伟事迹——在我们这个寒冷地带,栽培的许多少见的果木成功了,创造这个事迹的,正是摩天岭农业社的石山柏和他的战友们。

 

 

                                   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于北京

 

挂货:即结果实。

发表于19587月号《长春》。收入《苹果要熟了》、《彩霞集》、《春歌集》、《中国农村故事集》(法文版)、《浩然短篇小说选》、《浩然文集》(一)、《浩然》、《朝霞红似火》、《浩然全集》第15卷。编入作家出版社19598月《1958短篇小说选》(上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9月《北京优秀短篇小说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