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石山柏》(2)

(2023-11-08 05:33:27)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石山柏

长春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短篇小说之

石山柏

2

     吴士先立刻把笑容收起来了:“支书,你怎么说着说着就走板儿了?农民要求学文化的积极性能当人民币使吗?要是那么容易,为啥不早办个学校呢?”

    石山柏说:“困难也是纸老虎,它怕硬汉子。我们把大江大海都渡过来了,还能让这小河沟挡住?”

    吴士先有些不耐烦了:“谁也没有这份哭穷的瘾,你说容易,那更好哇。咱们也不用拉得太远,你就说教室、桌椅、煤炭都从哪来吧——你要有妙法,一念咒就能从天上掉下来,那不就太好啦。”

    看来,石山柏这个人是不会动脾气的。他塌着腰低着头,用手指头搔着头皮,象在动着心思。许久,他才直起身来说:“这样吧:教室就暂时安在民房里对付。桌子、凳子也不用打,从各家借几张吃饭的桌子摆在炕上,学生就坐在炕上念;多烧点柴草,把炕搞得热一点儿,不生炉子也暖和。黑板嘛,就弄点石灰,在墙上抹一块……”

    没等石山柏说完,吴士先就又扭鼻子又咧嘴,接着又哈哈大笑起来,说:“你呀,真是个老山汉。没吃过猪肉,你也没见过猪怎么走?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学堂,真不怕外人笑话?”

    石山柏也笑了笑说:“本来就是山汉嘛,谁能笑话。办学校是为了赶快培养几个识字的人,不要求表面,让孩子们念好书才是正事。”

    讨论了半晌,谁也拿不出别的办法,只有按着石山柏的意见决定了。

    散会以后,吴士先还跟我客气了几句:“梁老师,你就照咱们商量的办法做吧,有困难、有问题找我。唉,这几天太忙啦,照顾不周的地方,你可得多原谅。支书也能帮帮你,他对这种事儿最有劲。”石山柏没说什么,安排我吃过饭,说有事情回家,第二天早晨再来看我,就告辞走了。

    会议上本来决定由吴士先我们两个负责操办学校,我也和他说妥,晚上再到一块儿碰碰头,商量一些具体办法。我在屋里等他,等呵等呵,等到半夜,连个影儿也没见,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他才照面。

    “真是,当这个村长,忙得我连撒尿的空儿都没有。看看,把梁老师扔在这儿,真对不起。”吴士先这样说了几句,又长长地叹了口气,“梁老师,你新来乍到不摸底细,我们这个小山沟,人不多,心眼可不少。说实在的,村子就是穷。战争时候,敌人把万里长城下边搞成无人区,房子、家具都烧光了;如今缓了一口气,自己还不够住,不够用,办学校还能指望从群众身上榨出油来?唉,我们石支书是个万事不发愁的人,火上房他都不会着急。什么事情让他一看哪,嘿,可简单啦。一天揭不开锅,他勒勒裤腰带,挺着肚子装饱汉子,还对别人嚷没问题,没问题。”

    接着,为了证明他说的这些话有根有底,又跟我翻起石山柏的历史。他说,从小他们俩就一块儿在这个野山沟里受苦;后来吴士先受不下去,跑到山外边投奔亲戚,在县城和石匣镇呆了好几年,一直到把日本打跑了,他才回到村里来;这个时候,村里已经建立了新政权,生活比过去强多了,因此,他没有吃多少苦。可是石山柏呢,远远比不上他聪明。他临出山的时候,也曾良言相劝,要石山柏跟他一块走,石山柏宁愿跟乡亲们一块儿忍饥挨饿,也不肯离开这个破烂山沟。后来闹革命,石山柏是这一片村庄入党最早的,出生入死,功劳不小。领导上很器重他,他石山柏只要说一声脱产,出去就是区委书记,如今当个县长没问题;他呀,就是不吐口。十四、五年了,村支书,仍然是村支书,他反而越当越上劲了。

    说到这儿,吴士先转动着两只细小的眼珠,无端地笑了起来。过一会儿,他又用另一种声调说:“别看我对他有这堆意见,我们俩可满对劲儿。要说嘛,他虽大字不识,本事真有,更能吃苦耐劳,这点我佩服他,比我这个人强。唉,说来说去,他就是太不机灵,脑筋太死,跟我合不来。区委、县委哪个不听他的?只要他稍微灵活一点儿,我们村的人都得沾大光。远的不说它,就说现在办学校这件事情吧,国家大银行开着,能在乎那几个钱?他石山柏一动嘴,贷款、补助金立刻就到手,什么样的教室、什么样的操场办不来?会上你见了,不是我说假话吧?他偏要穷对付,要借民房。摩天岭这一百多户人家,都是手心上的算盘,谁家有闲房子?瞧着吧,话说在后边不值钱,好看的戏才在末了哪,嘻嘻!”

    这席话,自然有许多是不在理的,我不想去听它;但是一提教室问题,我心里着实有几分担忧,不由得犯起愁来。

    吴士先象看透我的心事,转过话头,动员我跟他一块儿说服石山柏。我正不知如何对付这位嘴巧的村长,石山柏推开木板门进来了。

    吴士先俏皮地作了个鬼脸,让开凳子拉石山柏坐下,用一种打趣的声调,冲着石山柏问:“支书,睡一夜觉,没把教室睡出来吗?”

    石山柏抖落着皮帽子上的冰珠儿,看了看我,淡淡地回答他说:“有了。”

    “有了?怪事,奇闻,在哪儿?”

    “在我家里。”

    “你们家?”

    “对。把你嫂子的工作作妥了,高高兴兴地答应了。西屋大一点儿,当教室;东屋小些,梁同志住。”

    吴士先不再吱声了,弯腰蹲在地下,一劲用铁钩子拨拉炉子里的火炭。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