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中篇小说之《山豆》(6)未完待续

(2023-09-25 18:31:09)
标签:

浩然

中篇小说

山豆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中篇小说之

《山豆》

6

     三天过后,汉奸大乡长来据点领取被扣押的陈旺。一见面就非常客气地说:“恭喜您,陈先生。山本太君吃过您的山豆十分满意,亲自任命您为豆庄村的村长……”

    陈旺一听这话慌忙摆手:“不行,不行,我一个庄稼人,哪当得了村长呀?”

    乡长说:“我看陈先生不必过谦了。一则,这是山本队长的命令,推辞不掉:二则,山本队长因为吃了您的礼品很信任您,也很器重您,您当了村长,他会特别关照。他只派您干两件差事。头一件,见到八路军在豆庄有活动,就来给山本队长递个情报;第二件,经常给他送些山豆吃,就行了。”

    陈旺心想:“我先假装把差事接下来,等逃出虎口回了家,我再远走高飞。”于是他说:“请乡长告诉山本队长,我先干一程子试试,要是干不好,就赶快卸任。”

    山本得到回话越发满意,特意奖给陈旺一包日本饼干。

    陈旺回到豆庄,怕乡亲们听说这件事之后把他当成汉奸看待,所以在准备朝远地逃跑之前,特意找到一位从深山里来豆庄开辟工作的八路军同志做一番郑重声明。

    那位八路军干部听了那事情经过的详细陈述,忙说:“我们正想方设法钻进敌人内部打击敌人,这回敌人请你进去,真象天赐良机,哪能推脱呢?你就干吧,我们信任你、支持你!”

    从此陈旺当了“两面政权”的村长。他给日本侵略者送了些假情报,倒在据点里为八路军搜集到不少真情报;同时花插着给山本送一点山豆,把山本哄骗得乐颠颠的。

    第二年夏天,日本侵略者对沿山的村庄进行疯狂的、绝灭人性的大扫荡。豆庄左右前后的村庄全都被敌人“烧光、杀光、抢光”。只有豆庄例外。侵略兵只是蝗虫般地从村里经过几次,抢了些浮财和食物,没烧一间房,没杀一口人,尤其不毁坏一垅庄稼地。

    开始的时候,连陈旺对这种特殊情形都大为奇怪。后来他从上级领导那儿摸到底细。原来山本已经升迁到县城据点,权力更大了。他指示燕山镇的继任日军头目,在收割庄稼之前,不要杀豆庄的人,好让豆庄人把天下独一无二的山豆种植好,多收获,以便向天皇进贡,用来表忠心、讨封赏。

    没等山豆成熟,没到收割时节,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豆庄人保住了房屋,保住了性命,谢天谢地呀!但是,要说没有动枪炮,没有使地雷和手榴弹,光用山豆就把凶恶残忍的日本兵给对付了,岂不成了新的神话传说?当时谈论起这件事儿,就有不少的人表示半信半疑,现在如果旧话重提,可能没一个肯相信的。

    别人怀疑也罢,相信也罢,陈旺老头从来都不计较,反正他自己一直因此更加珍惜着山豆,可以说对山豆忠贞不渝。要不然,他怎么会为了仅仅一颗豆粒儿,招惹来这么多的麻烦和灾难呢?

 

 

    陈旺并不把那一次的举动看成是个多么大的失误,所以不后悔,不忌恨。由于他的宽厚和质朴性格,加上逆来顺受的忍耐力,在为人处事方面,既能原谅自己的过错,也能体贴别人的难处。

    做做停停,花了半天的工夫,他终于把东西收拾妥当。事实上,他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分家那年,让儿子和媳妇把有用项的物件都搬走了。嫁最后一个闺女的时候,又挑拣好一些的东西陪送了不少。所以剩在家里的都是些缺胳膊短腿的破破烂烂。

    他把破烂也分了类,归了堆,摆放得整整齐齐,搁到合适的角落。这些破烂对他来说,多数还是有用的,但他不能全部带走,也不想全部带走它们。敬老院有敬老院的规章制度,他到那里就是怎么受委屈,也要严格遵守。住在敬老院的人只有个小桌子,一只小柜子,再加上那窄窄的床铺,能够盛放多少东西呢?进了那里,就如同在军队里当兵一样地过集体生活,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现成的饭,事事处处有人管辖,在家里能用的家什,到那里就变得没了用场。替换的衣服,还有褥单子,一定要带上。其余的东西全都丢下不要了。

    他吃几口剩饭,抽一袋烟,喘端气,看看日头影子,估摸有两三点钟的时刻。儿子养着两头奶牛,起早赶到燕山镇给食品厂和一些吃商品粮的、有娃娃的用户送了奶,然后折回家里吃午饭,饭后睡一觉,这时辰该醒了。这时辰找上门去,不会使儿媳妇不高兴,免得儿媳妇甩脸子使他这个公爹难堪。于是他决定动身走一趟。他拄着棍子,一挪一擦地离开家门,走到街头,朝着村子东南角一座老宅院移动。

    那所老宅院是儿子的亲生父亲给儿子遗留下来的,曾经闲置了二十多年。儿子搬过去以后,又揭换了瓦顶,重垒了院墙。儿子能干,媳妇会算计,抓住了“搞活”的新政策,使足了劲头抓钱。据说,养了奶牛比光种地那会儿多拿好多钱,日子肥得流油,也比那时候忙累得多。陈旺没有非办不可的事儿,从不轻易迈那个门坎子。这不是由于他恨儿子,倒是怕儿子受媳妇的气。尽管父子俩闹到决裂的地步,他也只怨媳妇,而不怪罪儿子,有时候倒有些同情儿子。

    有当初,就应该有今日。当初,陈旺为了让儿子能够活下来,又能够活得好,他才牺牲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而生活得很不好。那时候,陈旺跟几个党员一起,在豆庄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乍开始,农业社的人力物力并不雄厚,他们仍然发挥集体劳动组织的优越性,帮扶着几家困难户一块儿奔日子。豆庄最困难的人家,莫过于死了男人的寡妇。她上有瘫痪的婆婆、哮喘的公公,下有挨肩高的三个孩子。陈旺瞧着他们太可怜,说服了社员和干部,吸收寡妇入了社,使他们得到集体的照顾。这件事儿让县委知道了,还在一期工作情况简报上表扬了豆庄。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