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言论之《不吃别人嚼过的馍》

(2023-09-20 12:33:40)
标签:

浩然

言论

焦裕禄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言论之

《不吃别人嚼过的馍》

 

因为职业的关系,遇到学习先进人物的时候,就联想到文艺创作。读了《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心里一边激动,一边想:假如焦裕禄是一个作家,他一定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忠实的实践者,一定会写出许多反映我国阶级斗争风貌的作品。

我这个假设和联想是有根据的。举几个小例子,跟焦裕禄同志找找差距吧。

我遇见过一些作家,他们承认了创作的源泉是生活,于是,下决心投身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可是,他们到了那里,就又叫苦:“唉,这个地方太一般了,根本没什么可写。”或者,就让那儿的“落后”给吓回去了。焦裕禄同志呢,他到了兰考县,这儿正遭到天灾。他走了一趟,结论却跟别人相反。沙灾是兰考一大害,他见了沙丘,就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涝洼是兰考的另一大害,他见了涝洼窝就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同是一些困难的客观现实,在一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看来,其中却蕴藏着先进的因素,并从中得出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决心要和这儿的人民一起和困难斗争到底,“不达目的,死不瞑目”。在一片沙滩里,他用两只慧眼,发现了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这样一些明珠巨宝,而且勇敢地把它们挖出来,满怀热情地为它们大唱赞歌……

我们有些作家,满足于到处走走逛逛,听听人家讲故事,或者采访一下,等着写出作品来。有人批评他对生活挖掘得不深,他就理直气壮地说,我在生活里呆了多长多长时间,访问了多少多少人。要不就把写不深刻的原因归于“技巧”。焦裕禄同志为了找到改造兰考的正确方法,下决心要摸清风沙和洪水的规律,把第二手材料看成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以身作则,一竿子扎到底地深入实际。这种苦干精神,多么使人感动!他带着重病,跋涉在暴雨洪水和风沙之中,一遍又一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他跑了全县一百四十个大队的一百二十多个……

焦裕禄同志要写的那篇《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文章,虽然只列了四个小题目,没有写完,我们也可以看出他那高度的概括生活的才能。如此种种,我们可以从这位县委书记身上找到几十条差距;也就是说,我们作家可以从他身上找到几十条应当学习的东西。当然,千条万条,用毛泽东思想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是第一条。焦裕禄同志之所以不愧为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就是因为他对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是活学活用、真学真用;学得深、用得好。我们作家把焦裕禄同志这一条学到手,才能具有他那种对待生活的态度,观察生活的眼光,才能不吃别人嚼过的馍,写出真正的好作品来。

 

发表于1966219《光明日报》。署名:春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