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言论之《播种收获无怨无悔——“浩然文艺绿化工程暨三河文联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
(2023-09-19 12:53:03)浩然言论之
《播种收获无怨无悔——“浩然文艺绿化工程暨三河文联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的座谈会有这么多朋友参加,会场气氛这么热烈,这使我深受感动。当然,还有很多朋友因为时间关系没能讲上话。很多同志不辞辛苦前来参加座谈会。北京、石家庄以及廊坊的朋友们昨天冒着炎热天气提前赶到了三河,这都让我心里热乎乎的。
从1990年6月11日文联成立到今天整整十年了。十年的光景,一晃就过去了。十年前,我还是满头黑发,在大会上讲话滔滔不绝。如今是满头白发,连眉毛都白了。
这十年中,我经历了两次肉体上的打击。1993年的脑血栓,还有1996年在西安那次脑昏迷,确实让我衰老了许多,行动缓慢了,说话吃力了,可是我坚强地挺过来了,没有倒下。
这十年中,我还经历了两场社会上的争议。一次是1995年,京华出版社再版《金光大道》,社会上产生了一些反响。再一次就是1998年10月,《环球时报》刊登了记者采访我的访谈录以后,社会上又引起了一些反响,一直持续到现在,这场“争议浩然”还没有结束。
不论是经历了两次肉体的打击,还是经历了两场“争议浩然”的波澜,在座的各位朋友、同志,当然还有很多没有到会的朋友、同志,都倾其温暖之心,伸出友谊之手,关心我,鼓励我,支持我,让我宽慰,让我振奋,让我有力量。
今天,借此机会,对到会的各位朋友和同志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自我拿起笔来搞文学创作,就立志一生一世“写农民,为农民写”。五十余年的时光,我用手中的笔,给冀东和京郊的农民记录下了所见所闻的影像和声音。不论今天有人用何种目光、用何种心理、用何种尺度对待评论这些作品,我都坚定地认为我是凭着良心给这方土地留下了真的活的历史,并引以自慰和自豪。
我自己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我自己是业余作者出身。因此我了解文学小苗最渴望最急需有人伸出热情的手加以扶植。六十年代我开始意识到自己这个责任,也有了一点力气扶植文学小苗。所以我一直做扶植工作。这次立足三河,有组织有计划地搞起“文艺绿化工程”,而且通过十年的努力,有了很大收获,我感到欣慰,也无怨无悔。
我不会忘记,北京、天津的各界朋友们支持我搞文艺绿化,河北的各界朋友们支持我搞文艺绿化,廊坊、三河的领导和各界朋友们支持我搞文艺绿化。他们对三河“文艺绿化工程”所取得的成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三河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会忘记他们,历史更不会忘记他们。
这十年中,我们召开过许多次研讨会、座谈会,但今天这次座谈会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场面最壮观的一次,可以说也是一个盛会。这个盛会给十年“文艺绿化工程”用重笔画上了一个美丽的感叹号。
最后,我恳切地希望各界的朋友们、同志们继续支持我,继续支持逐渐成长起来的文学青年,继续支持“文艺绿化工程”。让文艺绿化在冀东、京郊和我国广大农村文艺园里永远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