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二部(135)

(2022-05-18 06:52:41)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二部

135

     朱铁汉见高大泉高兴了,心里也挺高兴,一边跟着高大泉往外走,一边问:“你先告诉我到哪块地里去,是你们组的地,还是我们组的地?”

    高大泉说:“全去。今晚上开群众会之前,咱俩辛苦辛苦,把全村所有的地,一块挨着一块都转转,多找一些人聊聊,心里有个数,会议就能开得有成效。”

    朱铁汉说:“好家伙,那得走几十里路。”

    高大泉说:“你的鞋要是不跟脚,就快点回家换上一双新的,免得半路上掉队。”

    朱铁汉跺跺脚说:“没问题,光着脚丫子也能追上你。咱们先奔西官道吧。老周忠在那儿给宋老五撒粪,顺便拉上他,也好给咱俩当个参谋。”

    高大泉笑了,在朱铁汉那宽厚的胸脯上捶了一下,说:“你呀,越干越精了!”

    他们下了高台阶,走出村西口。这会儿,太阳刚偏西,热辣辣的。久旱的土地,好像用锅炒过的面粉,坡上的小草稀稀拉拉,瘦弱的小花朵,在干渴中挣扎。一股小风吹过来,好像火苗一样地扑脸。

    高大泉一边走着,一边把张金发今天在区委召开的干部会上的那些表现,告诉了朱铁汉。

    朱铁汉说:“那个人最喜好出风头,到领导面前要是不露上一鼻子,浑身发痒。”

    高大泉朝远处望一眼,思考着说:“我看他不完全为了出风头,这个举动,跟我上回对你说过的那个问题,大概是一回子事儿。”

    朱铁汉想了一下没想起来。

    高大泉提醒他:“那一次传达中央文件,他突然变了脸面,不光要搞互助组,还偏偏拉上冯少怀、秦富这些人一起干。”

    朱铁汉想起来了:“你那回说他搞互助组十有八九是假的,对吧?”

    高大泉点点头:“我看他今天的举动也是假的。”

    朱铁汉走了一截,又问:“听文庆说,高二林答应入张金发那个挂牌子组了,你没说二林几句?”

    高大泉皱皱眉头说:“我跟周忠大伯找他谈过。不让他亲自尝尝苦头,说多少话也顶不了用。”

    他们这样议论着,不觉中来到小石桥,瞧见邓久宽和吕春江两个人站在地头上兴致勃勃地吵吵。

    高大泉心里纳闷:今天下午全组人都给邓三奶奶泥抹房子,他们两个怎么跑到地里来了?

    满身泥点子的邓久宽,迎过来,眉飞色舞地对他们说:“大泉兄弟,眼看着天不下滴雨,节气溜溜过去,真把人急红了眼啦。大伙听说要打井抗旱,都乐得干不下别的活计了。打井这个主意实在好,这一定是高明人出的。地里有了井,啥时旱啥时浇,收成稳打稳拿,让老天爷到一边去玩蛋吧!”

    朱铁汉在一旁逗笑说:“你们瞧瞧这个聋家伙,越来越开通了。”

    邓久宽说:“不光脑瓜子开通,因为有了互助合作这条道儿,我还越走越活越胆大了。心里有底儿呀!”

    众人都被他说话时的那副憨直的神态逗得直乐。

    吕春江说:“散了会,我串了几个地方。凡是互助组的人都想得开,跟他们一提打井,没有不赞成的。我到地里看看地面高低,把井打在哪儿合适。久宽哥比我先进,早就到这儿来了。我们两个商量了一阵,觉着两家的地块都不大,一边打一眼井用不了;要是两家伙打一眼井,挖深点,垒好点,浇两块地,省工省钱,又快。可惜当中夹着别人的一条地。”

    朱铁汉说:“你们把井打成之后,从中间修个水龙沟就行了嘛。”

    吕春江说:“人家地主人不干哪。”

    朱铁汉问:“这是谁家的地?”

    邓久宽回答说:“是滚刀肉的!”

    朱铁汉说:“挖个沟,给他补点粮食行不行呢?”

    吕春江说:“算了,别理他,咱们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吧。”

    邓久宽说:“我也这么看。好鞋谁踩臭狗屎呀!”

    朱铁汉望着大片田野感叹地说:“要是一个组的地都连着就好了。可惜差不多各组都有插花地,瞧着这麻烦事儿吧!”

    高大泉一直站在旁边细心静听,见他们说着说着从喜幸变得有些扫兴,就说:“看样子,打井一动工,这类事情少不了;让各互助组好好协商一下,总能解决。你们都去干活吧,晚上开群众会的时候,春江把这件事提出来,让大伙讨论讨论。”

    邓久宽和吕春江两个人回村之后,高大泉和朱铁汉又接着往前走。

    赤裸裸的大地展现在他们面前。那些耕熟了的土垅,横的竖的参差不齐,高低不平;大块小块的边沿上都埋着界石,远看像一只又一只的野兔子卧在那儿。

    高大泉看着这些,回味着刚才邓久宽、吕春江跟朱铁汉的谈话,又使他感觉到,这次打井抗旱的困难,倒不仅仅是时间紧、任务重,还有比这些更不容易克服的问题。全村这样多的土地,一家一户,分成大大小小这么多的块块。如果每一块地都打上井,那得花多少时间,又要有多么大的浪费?如果像邓久宽和吕春江希望的那样,小块地合起来打一眼井,得有多少纠纷要解决呀!

    正在挑粪的老周忠满头大汗地从地中间返回地头上。他一直腰,瞧见了高大泉他们,就放下扁担筐子,迎了几步,擦着脸上的汗水说:“我估计你们要到地里来,就一边干活,一边望着。”

    朱铁汉说:“您别拣芝麻丢西瓜,光顾卖力气领头干活不行,得抓咱们的主要任务!”

    周忠说:“这个你放心。我一来到地头上,没等开口,大伙儿就问开了。他们都知道支书刚开会回来,都急着想听听上边的精神,有人还猜测开会是为播种的事儿。我跟他们一宣传打井,大伙儿都挺高兴。”

    朱铁汉问:“你们组准备打几眼呢?”

    周忠说:“一议论这井怎么打法,好几个人又担心远水解不了近渴,信心还不是那么足。”

    朱铁汉又问:“有插花地不好办,是不是?”

    周忠说:“这个问题有人提了。我没有引着他们多讨论它。”

    高大泉见周忠对这个问题似有轻视之意,就把他路上想的心事,简单地讲了一遍。

    周忠说:“这可不是一天两早晨就能解决的事。反正插花地一下子解决不了,能合上伙的就合打,不能合上伙的只能分开打;这样要大大地浪费人力、财力,没办法,只能咬着牙干。这个难题,你眼下就别多琢磨了。我看哪,还有比这难解决、又一定得立刻想办法解决的问题:如今种地的节气已经迟了,要是等一个水井一个水井都打出来再下种,全村那么多的地,啥年啥月才能种完?”

    朱铁汉被这句话提醒了,插一句说:“是呀!这样抗旱等于没抗,播种的时间照样耽误了。”

    周忠接着说:“咱们这地方常常闹这样的事儿:春旱,秋涝。春天旱,咱们光等着井水种得晚,没容小苗长起来的时候,雨季到了,小苗让沥水一泡,那不白种啦!”

    朱铁汉吐吐舌头,说:“这可真危险。土地块数多,井也得打得多,时间就要多占。让小苗赶上雨季,就是不让水泡死,也得让草给咬死!”他转脸对高大泉说,“刚才我不是讲了,这位老同志真是个农业专家,比我想得就是周到。”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