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二部(134)

(2022-05-17 07:11:45)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二部

134

     张金发以为高大泉吃了“醋”,要给他难看,就冲着王友清大声回答:“没问题,说到做到,我们互助组一定保证,每块地一眼井!”

    又有几个干部拍巴掌,可是比刚才的掌声更显得稀稀落落了。

    王友清松口气,往椅子背上一靠,很有感触地说:“同志们,大家都应当向芳草地看齐,这才是搞革命的样子。响应上级的抗旱打井号召,是对每一个同志的具体考验,都要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和积极性来对待。同志们,不论哪一个,不论他职务多高,功劳多大,都得当听话的干部,上级领导叫干啥就得干啥,不能讲价钱,不能强调客观理由。要不然,就会犯大错误,吃大亏!”接着,他又把县委的指示重点地强调一遍,最后说:“一会儿,田区长要给你们发一些表格,你们可要把数字登记具体些,十天以后,我和田区长要挨村挨组检查!”

    田雨手拿着一摞子表册,从人群中挤进会场,在王友清一旁坐下,看看大伙,说:“县里来了工作组,我去向他们介绍一下情况,来晚了。县委对这次抗旱打井的指示精神,王书记都已经详细讲过,我不再重复,只提要地讲几句。我们通过这次抗旱,要给一九五二年的丰收打下基础;要给互助合作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群众,把人定胜天的思想树立起来。我觉着这三点,应该是抗旱打井的主要目的。干部自己首先要明确,光你们明确还不行,还得让所有党员、群众都明确,这样才能真正扎扎实实地行动起来。所以,你们回去以后,首先要开好支部会,使党内统一思想;再开好群众会,特别是互助组的会。”

    大家听着田雨的讲话,觉得中心明确,方法具体,他们的情绪也高涨起来了。

    唯有张金发不满意。他品评着田雨的话,认为几乎跟高大泉刚说的、使王友清不高兴的那套话,完全是一个模子脱出来的。

    田雨讲完话,发了表册,逐项讲解了如何填写,还告诉大家,明天晚上一定要登记出来。

    王友清对田雨说:“明天晚上太迟了吧?”

    田雨说:“刚才我给县里打了电话,他们说区里可以在后天晚上汇总报县,这样就给各村多一天的酝酿落实的时间。”

    王友清说:“后天报县,明天晚上登记完也不行吧?全区一大片,稀稀拉拉的,哪就拢到一堆了。”

    田雨说:“明天晚上,我跟培林同志骑车子分头到各村转一下,就地收上来,回区开个夜车,统计到一块儿,误不了。”

    王友清只好让步,对大伙说:“田区长又给你们多争取了一天时间,你们可要鼓足了劲儿,争先进;要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们。”

    李培林一宣布散会,人们嚷嚷着往外边挤着走。

    田雨大声地喊:“芳草地的支书、村长留一下,到王书记屋里,有点事儿一块谈谈。”

    高大泉很可心意,在个别的场合,他可以无保留地跟领导谈谈心思,更深入具体地讨教一些办法;这样,回去以后,才能认识明确,心里明亮,干着痛快,对完成上级的指示,也就更有把握了。

    张金发却对田雨留下他俩这一举动犯嘀咕。他想:田雨对高大泉今天在会场的表现不会批评,对我的表现也不会表扬,那么,单独留下我们又要谈什么?

    王友清是不高兴的。当然是对高大泉这个支部书记的不高兴。这种不高兴,并非完全是潜怒的发泄或不自觉的作用,而是他通过高大泉对待一些具体事情的行为,感觉到这个干部很不顺当、很不听话。王友清自己最驯服于直接的上级领导,他也就特别喜欢对他唯命是从的部下。这样的部下能使他在感情上得到满足,也是他致力于建树威望的需要。如果说,去年高大泉对待鼓动农民闹发家的态度引起他的不满,而因为中央文件发下之后,已经消除了的话,那么,今天的事情虽说不大,倒让他对高大泉潜伏下一种不易言传、又不易消除的反感。

    当田雨把芳草地的两个主要干部叫到王友清的屋里,细致地指点他们回村后如何正确贯彻上级指示的时候,这位区委书记显得非常冷漠,到后来,三个人小声的交谈和争论,变成了催眠曲,使他困倦地打起瞌睡。

    田雨留下高大泉和张金发吃了午饭,在自己办公桌的抽斗里找出几份介绍外地抗旱经验的文章,让他们带回去好好组织干部和群众学习,最后又叮嘱一句:

    “你们回去要提醒支部的同志们,县委、区委都很重视芳草地的工作,芳草地的行动对周围村的影响挺大,一定要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干。至于打井计划,经过群众讨论以后,可以修改,弄准了,再登记在表册上,以改过的为凭据。”

    高大泉觉得田雨这句话是给了张金发一个转弯的阶梯,很赞成。

    张金发却认为田雨有偏有向,故意帮助高大泉来刁难他,心里十分恼火。

高大泉本想在路上,再跟张金发充分地谈谈心,帮他转转弯子。

张金发明知高大泉不会“饶”他,要设法躲避;走到南关,说他有个重要事情得到街里去一趟,就跟高大泉分道了。

 

四十八  胸有成竹

 

    高大泉回到村,就先到高台阶。他想立刻召开支委会,可是左等右等不见张金发的影子,只好让朱铁汉把全体党、团员和互助组长都找来,先开个一揽子到底的会议,尽快地把县委关于打井抗旱的指示和区委的意见传达给大家;又让这些人到地里干活的时候,对群众进行一番宣传,这样,为晚上的群众大会作了思想准备。

    散会以后,朱铁汉见高大泉仍然坐在凳子上发呆,就说:“同志,可别上火呀!你刚才在会上讲,我坐在一边听,心里仔细地想过了:这回打井抗旱,比起去年搞生产自救,不是啥难办的事儿。去年救灾买车,要钱要粮,算是要到咱们短地方了;打井只要人力,咱互助组人多势众,又都是出苦力气的科班出身,干这样的事儿,还有什么怕的呢?”

    高大泉说:“你这样比,自然有道理。只是这一回节气不等人,时间短,任务重,稍微一马虎,哪一个环节没顾上,都会让咱们的计划落空。”

    朱铁汉心里有谱似地说:“这也没啥了不起。咱们发扬老传统嘛!还像去年帮刘祥送粪那样,打夜班干,把一天当成两天过,就把时间给夺来了呀!”

    高大泉被朱铁汉的话提醒,脸上露出笑容,说:“你这个主意真是个好主意。去年咱们是单干,光那么几个人连轴转;今年人力够用,可以分成几班,轮流干,一天能顶三天——行啊,完成任务有多一半把握啦。”他说着,兴致勃勃地卷起裤脚,抓过草帽子,扯住朱铁汉的胳膊:“走哇,咱们到地里转转去。”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