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二部
(117)
一个壮小伙子使劲儿抓着高大泉的手说:“您不认识我吧?我叫孔伦是梨花渡的。别看我没去过你们芳草地,倒是挺熟悉的。去年,田雨同志到村去,常给我们介绍你们搞互助合作的事迹。我们当时没有认真学习。后来,给冯少怀干活的李国柱被你们熏染得开了窍,回到梨花渡就给我讲你们的互助组,讲你兄弟让冯少怀拉过去当了长工的事儿,这回才教育了我们。”
挤在中间的一个壮年人,微笑地说:“我们香云寺搞起互助组来,也是学你们芳草地的样子。刘祥的老丈家是我们村,他的底细我们都清楚。要不是互助组,他早就家败人亡了。不安好心的人,要夺他土改分的地,你们互助组给拦下,他们还到县里告状……当时我们都替你捏把汗。”
站在旁边的一个姑娘说:“去年我在鞋场当临时工,你们芳草地互助组的人对我帮助挺大。就拿资本家搞偷工减料、搞贿赂的事儿来说吧,要不是你们带头揭发他们,国家得受多大损失?区里、县里都得出几个贪污分子!”
里间屋的谷新民听到姑娘这句话,不由得打个寒颤。这个严重的问题,他从来没有跟芳草地的互助组和高大泉的行动联系到一块儿考虑过。他抬头一看,站在旁边的徐萌也不声不响地听得很入神,就急忙坐下,掏出一支烟点着了。
院子里的铃声响起,这是中间休息完毕的信号。
村干部们停止了议论,拉着高大泉往外走。
“走吧,到大会上发言去!”
“你不用准备,把你们做过的事从头说说就挺生动!”
高大泉被大家拥着走出屋,只见满院的区、村干部从四处纷纷地奔向小礼堂。听他们互相招呼声,看他们喜悦的笑脸,感到自己仿佛走进了春天的百花园里,社会主义的花朵,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已经盛开。啊,多让人高兴呀!
四十一
认输了
深夜,梁海山回到宿舍,瞧见窗户亮着,推开屋门朝里一看,女人柏秀荣正在灯下边补袜子,就说:“你为什么还不睡觉呢?”
柏秀荣停住针线,说:“你还没有吃晚饭,我睡了,你又该吃凉的了。”
梁海山一边脱外衣,一边想了想:“呃,我今个又没吃晚饭吗?不会吧?”
柏秀荣说:“你自己的肚子空着,还问谁呢?”
梁海山不再坚持自己的记忆了。因为他在记忆吃饭还是没有吃饭这个问题上,常出差错;平时总是输给小苏,女人来了,又总被女人抓住小辫子。况且,今天特别忙乱,他要到小组听讨论,要找组长作汇报,要物色典型发言的人,还要从这些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地提到会议上解决。他忙到很晚回到家里,县委各部门的干部,或是县属各单位的领导,都趁吃饭的这个特定时间,跑到家里来堵他。他下乡认识的村干部,来县城参加各种会议,也利用晚饭后休息时间来串串门。他让烟递茶地一张罗,很快就到了开会的时间,只好急忙忙地奔会场,一坐下来常常到深夜才散,糊里糊涂地就把吃饭的事情给忘了。
柏秀荣从床上溜下来,要给梁海山热饭热菜。她端着油灯,从梁海山身边经过的时候,不由得停下来,望着梁海山的脸,挺关切地问:“你的身子不舒服吗?”
梁海山说:“没有,很好的。”
柏秀荣说:“脸色为啥这么红呀?”
梁海山用手摸摸布满黑森森胡子茬的腮边和下巴,笑着说:“这是因为太兴奋了。今晚上听一个村干部的发言,十分的精彩,比看一出好戏还要动人。”
柏秀荣立即被梁海山的喜悦感染,好奇地问:“哪儿的村干部,这么能讲呀?”
梁海山说:“不是他能讲,是他能干,事实本身就包含着发人深思、动人心弦的力量。这个干部是天门区的,就是田雨同志昨天来这儿跟我提到的那个高大泉。”
柏秀荣对这个名字生疏,就问:“高大泉?到咱家来过吗?”
梁海山想起去年在松柏坡约请高大泉串门的那件事,摇了摇头,感叹地说:“没有必要的事情他不会来。那是个很深沉的人哪。”
柏秀荣又看男人一眼。她很熟悉梁海山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多年来做领导工作形成的,那就是从不由着个人的一时一地的印象,随随便便地贬低一个干部,也不轻易地夸奖一个干部;梁海山对下属干部虽然鼓励多于批评,但是极有分寸,如果不超出一般,绝不会像今天这样激动和说出这样肯定的评价。因为这个关系,就引起柏秀荣的好奇心。她一边捅炉火,一边跟梁海山打听起那个高大泉。
他们说话之间,梁海山已经洗了脸,柏秀荣也把回锅的饭菜摆在桌子上。他们共着一盏灯,一个香甜地吃饭,一个熟练地穿针引线,继续他们的谈话。梁海山很细致地描述着芳草地的农民生活故事。他告诉女人,土改翻身以后,因为个体经济不可避免的弱点,因为多数农民生产资料不齐备,一开始新的日子就碰上了困难;加上天灾人祸的袭击,更没有力量抵抗。他告诉女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名叫刘祥的,怎样种不上地,富裕中农是怎样对他趁火打劫,穷苦人又是怎样热心地伸手帮助他;高大泉又是怎样冲破重重困难,带头办起互助组,夺到了第一个丰收年,使翻身农民“长全了羽毛”,扎下了根子,互助合作组织像一面鲜艳夺目的红旗,高高地飘扬在广阔的大草甸子上。
柏秀荣从小生长在农村,如今又经常住在农村里,不仅能够理解男人讲述的事情,而且被紧紧地吸引住。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住针,放下线,两眼直楞楞地盯着男人的脸,唯恐放过一个字;听到刘祥被砸伤了脚,拄着棍子到处借粮的时候,她痛苦地皱着眉头;听到冯少怀做圈套,骗刘祥上钩借债,后来又逼刘祥出卖房基地的时候,她被气得咬牙切齿;听到高大泉冲破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包围,忍受了兄弟手足分裂的痛苦,还经历了龙虎梁的生与死的考验,终于把芳草地的农民领到互助合作的道路上,她忍不住地拍手叫好:“哎呀,真是个英雄!”
梁海山点点头,说:“这个干部很有前途。等互助合作运动在全县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之后,还会涌现出成批这样的好干部;没有这样一大批好干部,互助合作运动也不可能健康地发展下去。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宝贝呀!”他说着,放下筷子,顺手拿过一截铅笔,揭开记事本,写起来:
一、找高大泉和几个有代表性的村干部开个小型座谈会。听听他们对今后工作的看法。
二、党中央的指示下达之后,整个形势要发生巨大的变化:翻身农民,必然要踊跃参加互助合作组织,互助组、农业社要有个大发展;这样的形势,必然要促使一些思想上没有认清的农民和干部,也要追时兴、赶浪头;不拿枪的敌人呢,会感到他们已经遭到惨重失败,必然要改变跟我们斗争的花样。
三、要提醒高大泉这样的同志,注意到形势的变化,使自己的思想、行动,适应新的形势;要让他们抓住这大好时机,巩固发展集体生产组织。
这当儿,门外一串脚步声,又有人说话。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