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二部(116)

(2022-04-30 07:14:47)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二部

116

     门儿“吱”地一声打开,走进一个四十开外的人。他头戴蓝色的棉制帽,身穿黑色的棉制服,披着一件有狐狸皮领子的灰布面皮大衣;近视眼镜,再加上一块大口罩,几乎把整个脸都给遮住。他进门就问:“小徐呢?”

    高大泉一面观察这个人的举止,一面回答:“她刚出去,一会儿就回来。”

    那个人把胳肢窝挟着的一叠子纸放在桌子上,把口罩襻儿摘下一边,吊在右边的耳朵上,扯下布手套,伸出细而长的手指,在炉子的火苗上反复地烤着。

    高大泉心里琢磨,这个人一定是县里的一位领导干部,而且感到有些面熟。是宣传部的部长?还是供销社的主任?或者是新来的县委副书记?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面前这个人,是他十年前在天门镇遇见的那位英勇抗日的谷老师,是他一年来经常提起的那个领导者谷县长。所以,他看一看,想一想,认不出来,也不便搭话就又接着低头读文件;当两只眼睛一接触到那一行行铅字的时候,他的心就被吸引住,立刻忘了周围的一切,甚至于小声地念起来。

    谷新民把两只冻麻的手烤暖之后,见这个风尘仆仆、满脸通红的农民打扮的人,如此津津有味地看文件,引起兴趣,就侧着身子,顺口问:“你怎么不参加讨论会去呀?”

    高大泉被惊动地猛抬起头,因为没听清楚,只好抱歉地朝谷新民笑笑。

    谷新民又把问话说一遍。

    高大泉这才回答:“我迟到了,刚进门。徐萌同志让我先看看文件。”

    谷新民又顺口问:“哪个区的呀?”

    高大泉又回答:“天门的。”

    谷新民重新把他看一眼:“天门区的?哪个村呀?”

    高大泉说:“芳草地的……”

    谷新民转过身来,不由自主地把高大泉仔细地打量一遍。面前这个外表英俊、透着内在淳朴和精明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跟他脑袋里边那个凭印象凑成的“高大泉”合为一体。他想起一件使他感情受刺激的事:前些日子,县里几个领导干部一起学习、研究中央文件,书记梁海山一再拿这个农民高大泉当正面的例子,来批评他谷新民的错误思想。谷新民一边学习文件、领会精神,一边对照自己这两年来的思想情况和工作情况,认识到自己想的、做的,跟文件上的规定的确有很多矛盾和出入。但是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错误,一直在极力地为自己辩解。他说:那时候,土改刚完,社会上刮着一股子“吃大锅饭”的谣言,影响农民安心生产,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对抗美援朝的斗争都不利。在那种形势下,号召农民发家过好日子,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他说:那时候,报刊上也有人写这类的口号;我作为一个在县级搞具体领导工作的人,怎么可能认识到这个口号不对呢?……他解释不通,就感到委屈;委屈之余,又感到奇怪。他想,梁海山提的问题也是有道理的:为什么连一个村子里的普通党员都能认识到的问题,我作为一个有理论修养的县级领导干部,反而认识不到呢?这个疙瘩在他心里边系着,怎么也解不开。这当儿,他偶然地碰上了高大泉,两年来许多经过的事情又涌到眼前:地委土改工作组临走的时候关于高大泉问题的留言;高大泉给县委写信,反映对农民闹发家口号的怀疑和忧虑;王友清汇报高大泉在芳草地“争权夺利”;还有高大泉在天门区大搞互助合作,对抗他谷新民在天门区推行闹发家的政策,等等。他想,现在看来,高大泉都做对了。那么,高大泉做出这样的奇迹,是因为有罗旭光的指导呢,还是他自己偶然“碰”上的,或者他真有这样的政治思想水平呢?

    高大泉没有留神面前这个人复杂的表情,也没有想到猜测他的复杂心情,见他不再说话,又捧起文件读起来。

    谷新民朝前凑了一步,问:“这文件你看怎么样啊?”

    高大泉回答说:“好!”

    谷新民又问:“怎么好呢?”

    高大泉又回答:“这上边字字句句说的都是我们翻身农民的心里话。”

    “你说,整个文件的精神是什么呢?”

    “告诉我们应当走什么道。还有,怎么一步一步地走到社会主义去。”

    “没读到文件之前,比如说在两年前,你就有这样的认识吗?”

    “不,我是一点点认识到的。”

    “怎么个认识过程呢?”

    “我们都是从旧社会的苦海里爬出来的,土改以后,没有多久,就又尝到了苦头,真有点发蒙,不知道怎么走才好。这时候,我们读到毛主席的书《组织起来》,得到县委的指示:两下一结合眼睛才亮堂了。实实在在的事儿摆下了,认识到,要是迷迷糊糊地照着闹个人发家的路走下去,就会顺着苦头,爬回苦海里去,我们决不能干这号傻事!”

    “啊,啊……你抽烟吗?”

    “我这儿有。”

    谷新民点上了一支香烟,大口地吸着,烟雾在他的面前混乱地盘旋。

    高大泉点上一锅旱烟,烟锅里火珠儿闪动,那“咝咝”的声音,也像他的心情一样激动。

    就在这个时候,徐萌拿着一摞文章剪报本子推门进来。

    谷新民唯恐徐萌给他们作介绍,闹得彼此都不好意思,就赶忙抓起刚放在桌子上的文件,说:“小徐,来,来,我有个急事要跟你谈谈。”

    徐萌把拿来的剪报放在高大泉的面前,说:“你随便翻翻,也许有点参考价值。”她说着,就匆忙地转身,跟着谷新民进了里屋。

    谷新民熄掉烟头,刚要说话,忽听外屋一片欢腾的声响。

    外屋拥进来七八个农村干部,围上了高大泉。

    “大伙都等着听你介绍经验,你怎么这会才来呀?”

    “你再不来,王书记要派人找你去啦!”

    好几个红光满面的人同时扯住了高大泉的手,都冲着他咧嘴笑。农民和农民干部,只有遇到了超乎所望的喜事,这喜事使他们激动起来之后,才会有这样的表情。

    高大泉也笑着,一个个地看他们。这里边熟人少,生人多;有雁庄的支部书记,有莲子坑的村长,还有天门镇南关的互助组的组长。这三个村去年搞副业的时候,就热热闹闹地发展起互助合作组织;高大泉跟他们一块儿交流过经验,区委找他们一块儿开过会,所以比较熟识。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