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二部
(107)
三十七
庆功酒
头一份交上爱国公粮的大个子刘祥,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四十七年、一万七千多个日日夜夜,可是,像今天这样的光景,还是第一次。
一家人围着饭桌子坐下吃饭。桌子上是丰富的:咸菜、豆酱、大葱,还有漆青碧绿的腌黄瓜。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桌子旁边有一个大盆子,盆子里盛着小米粥,高粱秸穿成的盖帘上摆着黄澄澄的棒子面的贴饼子。这一些也是他们自己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这样的饭菜,嚼咬着是多么香甜,咽下去是多么顺溜。
刘祥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看女人,女人健壮了;看看春禧,春禧长高了;再看看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变胖了。他越吃越有味,不知不觉中肚子已经吃得饱饱的了。他放下饭碗,站起身,走进屋里。
他掏出火柴,划火点上油灯,一手拿着灯,一手挡着风。他把油灯高举,照照炕上立着的囤尖;他把油灯低放,照照地下摆着的面缸和口袋。墙上挂着的是棒子嘟噜,梁上搭着的是高粱穗子。让人感到满屋新粮香,满屋生光辉。过惯了盆里盛、罐里装的穷日子,什么时候见过屋里放着这么多的粮食呀!不要说吃和用,就是在这儿呆一呆,坐一坐,都是最幸福的享受。这个善良的人,每当处在这样欢乐的时刻,都要前思后想,喝水叨念着挖井人。他伸出手,轻轻地拍着粮食囤,暗自想:这样的好日子是从哪来的呢?是神仙送的?皇帝给的?还是坐在炕头上等来的?他摇摇头:都不是。他从小迷信过南海观音,也信过真龙天子,于是他虔诚的相信,只有命好才能够福自天来。伟大的土地改革,清算了地主阶级的罪恶,使他初步地破除了迷信;为奔社会主义,他们艰苦创业,又使他进一步破除了迷信;当斗争的成果,实实在在地摆在面前的时候,使他彻底地破除了迷信。从“两下天门镇”的境地到抚摸这满囤的新米新粮的状况,大个子刘祥走了一段多么长的路程?经一事,长一智,他的智慧增长的标志就在于认识到:要彻底解放,要过上幸福生活,不靠天,不靠地,全靠共产党、毛主席;全靠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全靠高大泉这样的干部领头,老周忠这样的群众帮扶;靠人民自己,不回头、不歇气地齐心团结往前闯!这是大个子刘祥新的信念,这信念将在他的心田扎根,并将传给他的后代。他想到这一切,热血沸腾,忍不住朝外屋喊了一声:“春禧妈,你快点儿吃完,进来帮我做点事儿。”
春禧妈答应着:“我吃饱了,让我干什么呀?”
刘祥冲着掀开门帘、站在屋门外的女人说:“你找一条布袋子来。”
春禧妈赶快从睡觉的那个屋里找来一条布袋子,抖落着,用眼神向男人询问用处。
刘祥放下灯,叫女人用手撑着布袋子。他自己拿过一只长把儿的葫芦瓢,从囤里挖棒子粒,往布袋里边倒。金黄的棒子粒在囤里“咔嚓”,在布袋里“哗啦”,这响声一声接一声,多么好听啊!
他们把一个布袋子里装满了棒子粒,刘祥让女人再找一个布袋子。
女人在东西两个屋子里转了半晌,才找到一个半截的小口袋。
刘祥又往这半截口袋里灌了金黄的棒子粒,放下瓢子,拍打着双手,对笑眯眯地走进屋来的春禧说:“你扛上那个布袋,我背这个,咱们串个门儿。”
春禧一面点头答应,一面扑闪着两只大眼睛,对爸爸这个突然行动挺奇怪。
女人立刻就明白了男人的心意,推着春禧说:“你爸爸让你去,还不快着点。”
刘家父女俩走在洒着月光的街道上,又明又亮,好像铺了金子,如同绣了丝线。欢声笑语从每一个院子里传出来,过年过节一样地喜气洋洋。冬天的小风嗖嗖吹,一点也不觉得冷;是穿得厚,是吃得饱,还是大自然的规章改变,提早降临了春天?
刘祥回头叫声女儿:“春禧。”
“嗳。”
“你记得在这条街上走多少趟了吗?”
“那,那怎么记得住哇!”
“你这么点儿,就记不住了,我比你大好几圈,更记不住了。”
“记这个干什么呀?”
“可别忘掉。过去走,步步走下坡,一步一个愁疙瘩。往后哇,就要节节往高升,一步一层福,一步一层乐。只要铁了心肠照直走下去,就福无边、乐无穷了!”
“您说这个呀?我知道了。”
“春禧,光知道过去苦、今天甜,不行。得知道苦的根、甜的源。”
“什么根,什么源?”
“就是去年冬天,你大泉哥在民校办公室贴的那副对联,上边写着:‘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
“我早记下了。”
“要记在心上,要永远跟党一条心,要永远当个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哪!”
父女俩这样地说着、走着,字字句句心里生,句句字字有分量。芳草地这个古老的村庄,还有沿街的古老的房屋,门前的古老的槐树,也都会感到这一老一少的庄稼人,今天走道的脚步,显得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有力气、有信心!
他们在高家那一宅两院的墙外停下来,许许多多的往事,带着声音和颜色一齐涌现在刘祥的眼前。他想到:高大泉为了给穷人争口气,为了穷人不被压倒,他不为自己发家,不替自己打算,不怕张金发翻脸,不惜高二林分家,不管老婆孩子受苦,不顾明刀暗箭一齐来,真是一个赤胆忠心的好党员。芳草地的穷人能有今天,高大泉立下了多大的功劳啊!这功劳书本上不会写,戏台上不一定演,可是,将要留在每个人的心里,留在每一座房屋的砖石里,留在每一棵树木的枝干里,留在大草甸子的每一株小草的绿色中间;只要芳草地的后代不绝,这功劳就会不朽!
他又迈步,奔向西边那个小门口。他的心头又涌上辛酸,冒起怨恨。他想,什么人最亲呢?走一条道的人才最亲;道路不一样,亲人也不亲。他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了一下之后才朝里边看看,只见一片黑洞洞。他心里想:这小两口喝了迷魂汤,走进迷魂阵,奔个人的小日子心盛,这会儿还在外边忙,没有回家吃晚饭。
院子里忽然传出一阵铲锅的响声,接着又传出舀水的响声。
刘祥这才喊:“二林在家吗?”
屋里果然有人应:“谁呀?”
刘祥带着春禧往里走,回答一声:“是我”,就听见里边传出穿鞋、开门的响声。他心里想:这两口子,年纪轻,脑筋老;心眼灵,不开窍,还按照祖辈传下来的老办法、克勤克俭地过日子,吃饭都舍不得点灯;岂不知,道路不对,枉费心机,前边不光没保险,还有危险哪!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