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永远歌颂》(2)

(2020-12-25 09:18:28)
标签:

浩然

创作杂文

永远歌颂

延安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

《永远歌颂》

2

 

 

    要歌颂新生活,就要深入生活。但是,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形:身在生活的海洋里,却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写;对很多新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经过一段摸索之后,使我认识到:生活在群众之中,并不等于就能了解生活;即使我们搜集了若干材料,也不等于就有了“生活”。使我们获得的材料真正属于自己所有,还有个认识和消化的复杂过程。认识事物,首先要有正确的立场,也要具有对新生事物的感情。我觉得,这种感情不是一般的同情和赞许,而是特别的热爱。

    我在创作中,常常出现两种情形,同样是被某种新事物感动了,有了表现它们的欲望:有时候,它像导火线似的引动了我,我内心的火燃烧起来了,下笔的时候,火焰四射;可是有时候,我铺上了稿纸,写上了题目,却象一字千斤,搬不动它。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形,其原因自然是复杂的。久而久之,使我摸出一条规律:归根结底,是我对生活是否理解得透彻的问题。作家要再现生活,要把你感动的东西写进作品里,目的是为了教育感染别人,因此你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事物表面上的“感动”。你受到了生活的“感动”,还要进一步认识被感动的原因和这种感动的实质,紧紧地抓住它不放,多问几个为什么,一直弄清本质为止。

 

 

    我们的生活是发展的、前进的,是同旧的东西斗争中发展和前进的。我们在深入生活的过程里,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落后的东西,会遇到缺点,甚至错误的现象。在这点上,我给自己规定了两个坚决遵守的原则:

    第一,正视。不躲避,不掩饰,尽力地了解和认识它。费些心思,找到问题的全面情形和根源。

    第二,正确认识。尤其对那些被我们认为是缺点的现象,即使它比较严重,一定要设法看到主流和本质。这样,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某些缺点虽严重,但它不是我们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比起成就、总的形势,它是微不足道,不起主导作用的。对于劳动人民的缺点,要用热情、善意的心情,决不能用灰心和恶意的态度去对待。

    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我在写作中,常常采取三个主要办法来处理素材:

    第一是改造。把不正确的和落后的东西,用我们的原则精神、正确的思想标准加以改造,同时把与之对立的正确的、先进的萌芽状态的东西加以发扬——把不合尺寸的原材料,加上钢,放进我理想的“模子”里溶解,脱出个全新的“型体”,树立一个榜样,让做了错事的同志看了以后有所启示,有所自觉,而后效仿它。

    第二是批评。揭示不正确的东西,鞭挞落后的思想。批评也是为了歌颂——歌颂新的一定要战胜旧的,先进的事物一定要战胜落后的事物;给人们鼓劲,而不是泄劲。这是立足点,也是出发点。因为我们所说的落后,是属于我们阶级的内部矛盾,揭示和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为了帮助这些同志进步,不是为揭而揭,为批而批,更不是一棍子把人打死。因此,必须分寸适当,必须满腔热忱。要严肃,但不是尖刻;要幽默,但不是嘲笑;使人看了能提高警惕,不使人灰心丧气。

    再其次是,对一些题材和事件,虽然我对它有一些了解,但我没有写。这样做,常常因为这个原因:事物正在发展中,我还不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它,需要冷静地看看、认真地想想,有了把握,再动笔写,不做自己心里都没有底数的事情。

    要歌颂新生活,就要培养和锻炼认识生活的能力,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表现生活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和复杂的,这是属于艺术技巧问题。我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有许多基本功夫还没有解决。因此,我时时刻刻都处在一种手不应心的苦闷中。为了歌颂我们的事业、我们的胜利,担起光荣的担子,我要用整个生命去努力!

 

                           1962223日于北京

 

发表在《河北文学》19626月号。收入《答初学写小说的青年》。编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11月《浩然研究专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