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
《要练基本功》
——跟文学青年聊天之一
(2)
四
文学界常常浮现出一些虚假的现象,好似缥缈的烟雾一般,对一些未入其门的文学青年起了迷惑作用。即每当社会历史的转折变化时期,成批的文学新人涌现的同时,常常裹携着几个,如同突然冒出的“红人”;被一些名流权威给抬得很高、名实极为不符。知根底的人又清楚他们那“两下子”:既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又没有高深的艺术造诣,甚至没有在写作的准备和练习上花过苦工夫,主要靠碰运气碰上的,其中有的轻浮浅薄,自吹自擂,招摇过市,不可一世。于是乎,难免影响一些青年,艳羡他们,痴心地以他们为榜样,坐等良机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而不肯和不屑去受练拳、练画、练嗓子者们的那份罪!
要知道,专事吹捧人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能够让人碰上运气的机会极少;即使有,也容不得过多的贪求者,尤其要紧的是:靠别人抬起来和靠运气“红”起来的作家,如果头脑不清楚,不抓紧做后天的练功补救,肯定难以“红”得太久。因为不靠自己的真本领、真功夫“活着”的作家,其生命力决不会旺盛和久远。
文学事业是严肃的,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劳动,不容虚假;要想在这条路上取得真正成功,就须具有实实在在的真本领;真本领,即真功夫,只能靠长期不懈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而练习出来。
五
一位热爱文学和有志于文学创作的朋友,在睦南道公园拦住我,说听过我讲课,希望我给他一些具体帮助;从手提包里拿出几篇待写的和由报刊编辑部退回的小说稿件,让我给挑挑毛病。
我读了这位整个学生时代(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在“十年动乱”中度过的、有志气,但缺欠基本功的青年朋友的十几篇作品手稿,然后约他到临时寓所,把我的读后感坦直地讲给他听。
年表人虚心地接受了我的意见,有些茫然地问我:“以后我怎么办呢?”
我回答:“苦练基本功。”
他又问我应该从哪儿起步?从什么地方下手?
我针对他的情况,建议先从掌握四个方面的知识入门:
一、语言文字知识,得认识够用的字,用字写出来的话能通顺,能准确地表达出你要表达的内容;
二、文学理论知识,得知晓这一行的历史发展脉络,得浏览各重要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本国的和外国的),要懂得本行常识;
三、社会生活知识,得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尤其能对自己经历的生活(包括人物与事物)有所理解、有自己的理解,并保持与生活联系不断;
四、政治哲学知识,得具备正确的信仰和世界观,学会判断是非的方法和准则。
六
文学家的基本功,概括起来说表现在,正确地深刻地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方法;艺术地准确地表现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方法。
初学写作的青年人从这儿入门;入了门的作家由此前进;有成就的名家,在他已达到的高度上继续这样地攀登;无尽无休无止境,写到老就得努力到老。
“铁杵磨就绣花针,功夫到了自然成。”这样一步一步练“成”了的作家,根基深,有底气,才能跨越前进。
靠真本事写出的作品,靠作品自身的力量赢得读者,才是真正的成功,寿命自会长久。
文学青年们只要认清了这一点,自觉起来,具备了练拳、练画、练嗓子者们的韧性和耐力,定会是个强者,定会是个成功的人!
1984年6月19日草于天津
发表在《杜鹃》1985年第1期。收入《小说创作经验谈》。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