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文学兴趣、才能及其它》——跟文学青年聊天之四(1)

(2020-05-27 09:40:04)
标签:

浩然

创作杂文

兴趣

才能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

文学兴趣、才能及其它

——跟文学青年聊天之四

1

 

 

    文学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天底下被它迷上的人到底有多少?这是个难以统计的数目。

    许许多多的人,抱着文学书本废寝忘食地读;继而,从中分化出一批人,除了读,也废寝忘食地写起文学作品。阅读的时候,仅有乐而无它;到了写作,也有乐,但“苦”则增加万分。

    所以,尝过个中滋味的人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文学创作是一种艰苦的劳动。

    不得门路和要领,不会写,写不出来,苦。开了窍,没时间,靠挤时间写,苦。写出来不能发表,到处碰钉子,苦。获得发表机会,写作水平不能如愿地逐步提高,就越发的苦!……

    这般的苦,你为什么还干?有的人为什么还想方设法地往这条道儿上挤?你们为什么要自讨苦吃?总而言之,迷上文学写作的人,写作的目的和动力到底是什么?

    从前,因受“左”的思想影响,有一种普遍、习惯的主观而狭隘的定论:搞文学创作的目的和动力只有两个——或为革命,或为名利;除此即彼,别无它图。面对这样武断、绝对、形而上学的判决书,使得不少爱好文学创作的人有苦难言,甚至连自己也糊涂起来。

    在文学爱好者当中,有的人创作的动机确属名利主义,更多的人只能说有程度不同的名利思想。就拿有名利思想的人来说,也不能忽视他们爱好创作的动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兴趣。否则,能出名、能捞钱的方便之门很多,他为什么舍易而求难呢?即使是以推动革命事业为写作目的的同志,他们的行为也不能缺乏“兴趣”这股子动力。否则,能给革命尽忠效力的岗位多得很,他为什么偏到文学这个群里来找苦吃呢?爱好文学、搞起文学创作,总的说来都是自发的,都是自觉自愿的。没有人强迫谁爱好文学创作;没有谁被别人强迫着爱好起文学和搞起文学创作。就是在大学中文系就学的人,国家也未规定:在文学创作上必须搞出成果,才允许毕业和发给毕业证书;由此可见,对文学没有兴趣的人,不可能有搞文学创作的自发和自愿。

    文学创作好比是个“丑姑娘”。这个丑,寓示着从事这项劳动的苦。常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凡是爱好起文学创作的人,就会认为这“丑姑娘”最美,深深地爱上她、迷上她,竭尽忠诚地追求她,不得到她的“爱”,绝不罢休。于是,这“情种”在创作上终于有所成就。没有对“丑姑娘”的迷,如痴如狂地迷恋和钟情,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和献出一切,就得不到她的“爱”。如果你嫌她“丑”,对她失去了热情——“兴趣”,必然半途而废,不可能获得“文学爱情”的蜜果。

    以我自己来说,三十多年来,“五光十色”的名利地位,曾经无数次地向我提供机会、打开大门、伸出拉拽的双手,我都不动邪念,不迈歪步,茹苦负辛地埋头于农村生活与笔墨之中,把全部青春、心血付予文学创作事业的追求之中。然而,至今我还不敢讲,自己是不是得到文学这位“丑姑娘”的全部爱情。

    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在当今,名利思想人皆有之,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只能抑制它,不能膨胀它。另外,对所谓“名利”问题,也要抖落开“左”的绳索,用真正马列主义的观点看,在社会主义阶段,名,就是荣誉感;利,就是按劳取酬。完全排除名利思想不应该,也不可能。但绝对不能让它发展成为名利主义。单纯为名利写作,把写作这种高尚的事业当成沽名钓誉的手段,当成投机营私、拉拉扯扯、搞不正之风的门道,于社会的效果和他人的利益而不顾,就是名利主义。这样的行为是对文学的亵渎,是对文学事业的破坏。

    单纯靠名利刺激,是难以维持创作热情的。自古文人多蹇。《红楼梦》的作者“披阅十载”,用一生心血写书,甚至连自己的著作出版都没看到。他的名利何在呢?但他却字斟句酌,终生不倦,依我看,他的精神支柱中,除了理想的追求之外,还有一根坚强有力的——兴趣!

    “兴趣”一词,几种字典和词典都解释为“爱好的情绪”。文以情动人。作者对文学创作,对写作的具体题材萌生了“爱好的情绪”,才能有内心的动力而执笔写,写出来之后才能有真情实感。“兴趣”这东西,发展到一定程度,叫“入迷”,用北方的俗语说叫“有瘾”;被迷住和上了瘾之后,他可以什么不顾地做下去。这种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现象,本身都难以解释,隔行隔心的人更难体味。对文学创作有真正的健康的兴趣的人,从事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每一次所得到的欢欣、满足,非金钱所能买,非地位所能换,非其它快乐所能代替。所以,在没有任何稿费报酬的时期,他们的写作热情分毫不减;写作给他们招灾惹祸,倒霉许多年,甚至家败人亡,他们还是一往情深,不跟文学创作变心和决裂。这行为的本身就洗刷了真正的文学创作所蒙受的耻辱,捍卫了她的高洁。

    所以我们不要排除文学创作活动中“兴趣”这个动力。要承认它,重视它,爱护它,正确地发挥它的特殊作用。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