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
《文学短论二题》
(2)
写作的使命
作家写作的使命是什么?
我回答:宣传。
作家拿起笔来就为了宣传,宣传他的信仰(包括人生观、爱憎观、美学观)和政治主张。可以说,这是客观规律,没有一个作家能够例外。
一些外国作家嘲笑我们打出“宣传”这面旗子;我们自家也有人羞于亮这旗子,有人龇牙瞪眼、捶胸顿足地咒骂这旗子。我对此十分诧异,觉得有点像玩滑稽把戏。
有一次,在北京饭店会见几位颇具名气的外国作家。一位女士把我当成“主攻目标”,用讥讽的口吻问我:是不是中国的文艺作者们因为害怕政府迫害,才不得不在文艺作品中加进“宣传”的内容?
我回答她说:宣传的内容用不着加,我们的作品和您的作品,以及世界上一切文艺作品,在特定意义上说,一无例外都是宣传品。
女士立即指着墙壁上悬挂着的一幅风景画质问我:请先生说说,它宣传什么?
我回答:它宣传社会主义中国大自然的美丽可爱,让看了它的人爱国。
她转身又指一幅花鸟画,怒不可遏地喊道:那么,这也是社会主义中国所独有的吗?
我回答:这个比那幅风景画的宣传性更大、更强、更广泛。它宣传大自然的无限美好,让人们看了爱地球、爱世界,要保护它,而别毁坏它!
女士听罢无言以对,气扑扑地提起录音机退了场。
我对那位外国朋友答对的那番话的本身,就是一种宣传:阐述我的观点,企望她接受我的观点;决不想让她听后反对我,尽管其实际效果不佳。
如今看来,我那一次的“宣传”效果欠佳,主要失之于方法欠妥。应该委婉些、含蓄些、心平气和地对她“宣传”,把道理说得透彻些。这是个教训。正如我们在左倾思潮影响和束缚之中,往往把文艺作品的宣传教育作用理解得肤浅、偏狭,实践时机械、直露和简单化一样。这便造成一种过失:常常不是艺术地表现我们要宣传的思想内容,显得生硬、概念、公式化,甚至于使人感到虚假。这是我们要努力纠正的。
但是,我们不可因噎废食,不要否定文艺作品的宣传教育功能,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否定”和“推卸”是自欺欺人和违背文艺创作法则的行为。其结果将会空招一番烦恼,闹得自己莫衷一是,无所措手足,难以写出有价值、有生命的作品。
我愿意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努力,老老实实地依照文艺创作规律写作:写作时,把我们自己巧妙地隐藏起来,精心地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和描绘,表达出我们要告诉读者的话,使其化成艺术的春雨,丝丝入扣地渗到人们的心田,潜移默化地发挥出宣传教育作用,以完成我们的光荣使命。
1986年12月28日段甲岭
全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