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回复青春文学院的提问》(1)

(2019-07-31 10:26:57)
标签:

浩然

创作谈

青春

文学院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

回复青春文学院的提问

1)

     一、你是什么时候发表处女作的,那时有多大年龄?

    我现在以写小说为职业,第一篇的正式小说,是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发表的短篇《喜鹊登枝》。然而,我的文学生涯,是从写小演唱、诗歌、故事和新闻报道等等形式的文章开始的。这方面的手搞被变成铅字的,应该算我的真正的“处女作”。它是一篇故事,题名《姐姐进步了》,刊于一九五年十月的《河北青年报》上。

    那年我十八岁,在区委搞青年团工作。有一次我请假回乡探亲,途经姐姐家的那个村,就顺路去看她。在家里扑了个空,跑到地里才见她正跟男人们一块干重体力活计。这情景在当时来说是件新鲜事儿,姐姐给了我一个崭新而又强烈的印象。我们姐弟俩在边往村里走边拉家常话的路上,姐姐又告诉我:他们村最近驻进青年工作组,正搞发展青年团工作,她被吸当了积极分子,经常去听团课。我当时也正在农村搞建团工作。那工作是艰难的。因为地处游击区的农思想很不开化,长辈们阻碍青年们参加自己的组织,青年们自己也顾虑重重:男的怕青年团变相“扩军”(征兵),怕被送到朝鲜去打仗;女的封建思想更严重,怕别人说闲话,怕引起家里闹矛盾。姐姐能一改过去那种落后的“小媳妇”的精神状态,使我大为感动。临分别的时候,姐姐又悄悄地托我:回到县城后,找找我那正在师范上学的姐夫,劝姐夫也申请加入青年团。……假期满了,回归工作岗位,姐姐的影像和话语常常在我的眼前浮现、耳边鸣响。我想写写姐姐,表扬表扬她的进步,于是我写了一篇故事。

    在这之前,我已经对写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差不多学写一年,每天都写;每次写都是搜肠刮肚地编造,甚至依照看过的戏、诗和故事模仿。唯有这次写我的姐姐,由于对被描写的对象熟悉,有感情,是通过这故事表达什么主题思想也心有底数,所以写得顺利;比之从前的稿子,这一篇从内容到结构、语言都是“独出心裁”的。结果稿子被选中,成了我平生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开始往报社投寄稿件,以为一投去便会刊登,所以每天都盼送报纸的同志来;报纸一来,就急忙翻找自己那变成铅字的名字,每次都大失所望。自己心里怪难受,还招得周围伙伴们的嘲笑,实在不好意思。为了不刺痛自己的心,为了不自寻没趣,索性不再看跟我有来往的那几种报纸。《姐姐进步了》那稿子寄出去,我也不抱希望,甚至连碰运气的念头也没有。加上那一段工作忙,到处奔跑,大约有两个月没有跟《河北青年》见面。有一天,我在城里东街一个老乡家开会,邮递员找到我,给我四千元(旧币,等于四角)的稿费卷(到邮局兑换现金),还有一张烟卷盒大的油印着格子的稿费单,上面填写着我的姓名、文章篇名、发表日期和金额。稿子发表了还给钱,是我前所不的事儿。那时期我们还吃供给制,穷得可怜。但是“钱”,并没有比“发了稿子”这件事给我的震动大(那稿费请伙伴们吃花生了)。我一口气跑到县团委办公室,翻了好久,终于在一堆废报纸里找到那份印有我的名字的报纸。我举着报纸,忘形地往外跑,林外史》里那位范进中举一样,一边往外跑,一边遇人就报喜:“我登了稿子!我登了稿子!”

    《姐姐进步了》原稿有两千多字,被编辑同志给删去有关姐姐的历史介绍、风景描写和多余的话,登载出来的时候只剩下一千一百字。这么一篇千字小文,对一个无知而有志,想追求但目标不准、道路不明的农村青年来说,其作非同小可:它坚定了我一个距文学门口还相当遥远的十八岁的农民后代,走文学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我感谢那位至今仍不知姓名的编辑同志。

    一九五二年我在省团校学习,曾经到《河北青年》编辑部去过一次。同志们热情地接待我,谈了许多话,可是谁都没说自己是曾经扶植我的责任编辑,我也没有想到问一问。因为那时候没有“拉关系”、“走后门”的风气。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