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三十八)胡世宗(1)

(2019-06-17 10:43:24)
标签:

浩然

胡世宗

梁秋川

朋友们

文化

分类: 资料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三十八)

 胡世宗 

(1)

  

1975年3月5日上午,一位身着草绿色军装的客人敲响了父亲浩然的家门,来人便是军旅诗人胡世宗。

胡世宗是从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化部被借调到解放军文艺社帮助工作的,他的到来,是社里委派他协助父亲整理几篇理论性的文章。

胡世宗受到父亲十分热情地接待,尽管一见如故,但他仍显得有些拘束,不敢多说话。这是父亲与胡世宗的初次相识,那一天他们谈论了近四个小时,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他们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情。

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胡世宗或白天,或晚上,经常出入家里,继续着他与父亲的交谈。在这些天的谈话里,父亲说到他的生活,他的写作,也谈到阅读,谈话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许多问题。

这段工作结束后,父亲便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回城时,便尽可能找机会与胡世宗见面畅谈。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发生时,父亲正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在京郊通县下乡,家里只剩下妻子和大儿子。正在《人民*日报》协助工作的胡世宗知道父亲下乡去了,地震发生后,急想知道他和家人的安危,几次往家里打电话都没有人接。到了下午,胡世宗再也放心不下,直接坐上公交车就来到家里。等胡世宗见到父亲和家人都平安无事,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谈了一会儿话便赶回《人民*日报》社。对胡世宗不顾个人安危前来看望的举动,尽管父亲嘴上没有过多的表示,但始终是心存感激的。

父亲与胡世宗或见面,或通信,保持着联系与交往,述说着心里话,友谊也在不知不觉间往更深的层度发展着。

粉碎“四*人帮”之后,社会上开始流传起一些有关父亲的谣言,虽然这些谣言并不能真正伤害到父亲,但一些朋友出于好心将这些话告诉父亲时,也使父亲在心里增添了许多的不愉快。父亲感到:在共产主义没有到达之前,大道小路千万条,惟正直人行走最艰辛:你越正直,有人越说偏道弯,甚至有人施祸加难。我是苦水泡大的人,点滴苦头,能够自食自饮,继续走我要走、愿走的路。此理明醒于心,又能以此自勉,我就完全想通了一切不愉快的事。1976年1221写给胡世宗信中,父亲把感慨之词,联成一首《无题小诗》:

 

人间多有不平事,

感慨悲愤无奈何;

埋头笔纸抒小志,

恭身大众唱喜歌。

 

 

时间飞快地来到了1978年,父亲的人生轨迹也从高峰跌落到低谷。从这一年的年初开始,一些地方报刊在某些人的蛊惑下,开始“批判”起父亲及其部分作品,在这种形势下,2月底在北京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开幕式上,父亲被宣布取消代*表资格,这让他心里觉得冤枉、委屈和不平,情绪开始有些低落。而胡世宗看到报刊的“批判”文章后则给父亲写来信,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听到的一些反映:

 

《广东文艺》奇文事,早已知之。并非特意回避它,而是实在不愿正儿八经地谈起它。这奇文除了使少数妒火中烧的人得到片刻的快慰之外,除了给一小部分读者提供一个新鲜的可以猜测的话题之外,只能使“四*人帮”及其党羽和爪牙们高兴。这篇奇文是违背华主席在计划会议上讲话的精神的。当然,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和个别的现象,而是社会上一种思潮的代表。我并没有做它的义务宣传员,但故乡的人们都在议论它,从军区创作组、文化部的同志,到省、市的一些编辑、作者,以及辽宁大学中文系的教师,除了个别同志打听其文的“来头”外,我听到的完全一致的反映,是对此文十分之不满,非常之气愤,纷纷谴责之。

 

5月20日,父亲收到胡世宗从沈阳托人捎来的大米。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看着那些大米,引起了父亲许多感想。这一天父亲写了一篇长长的日记,他在里面写道:

 

“自从我遭难以来,许多同志,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了我无私的支持和援助。这是出于他们的阶级责任感、正义感。另方面,人们之所以关心我,是因为我给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要想永远不脱离人民,就得继续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

三千年的封建社会,文化名流,可以说很少不是有产者和官宦者,即使“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也不是奴隶和长工的子弟。写今天的文学史上仍有一席地位的人,几乎无一例外的或成名前是仕途的骄子,或成名后得以腾达,或从高高官位上跌落者,撸一辈子锄杠的子弟和正在撸锄杠的人,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并得以流传的,可以说没有一个先例。 在外国,我们知道莎士比亚、杰克·伦敦、高尔基,不是上流社会的人物。中国呢?只有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下层人物才有权拿起笔来,歌颂自己的亲人,记录自己的胜利,抒发自己的情怀。夺取政权阶段和解放初期,各条战线上的宣传员;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的民歌运动,特别是*化大革命期间遍及城乡的工农兵业余创作组织,都属于揭开中国文学史新篇章的先驱者。我,一个农民出身的孩子,是这浩荡队伍中间的一个!

以后,会有大批名流涌现,会有大批不朽作品问世,但人民和代*表人民说话的文学史家,决不会忘记在荆棘中开闯路子的那批积极分子!

革命推动历史前进,我一直一步一趋地用笔描绘着一场一场的革命斗争,我的作品反映了一点时代的面影。我是揭开中国文学史新篇章的先驱者的“随帮唱者”中间的一个。我引以自豪。我的作品和名字,将很快烟云消散,但我的辛勤汗水,却要化为泥土,永远为绿苗红花默默地效点滴之劳。临到生命终了之日,可以心安理得地说:我没有辜负时代,我没有白来一世。

……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