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短篇小说之《动手》(2)
(2019-06-10 09:01:44)
标签:
浩然短篇小说老支书动手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短篇小说之
《动手》
(2)
老饲养员在里边搭了腔:“嗯,吆喝什么,有事儿进来。”
年轻人没生气,带着笑模样进来了:“昨天晚上开了队委会,研究了咱们饲养场的事儿……”
老饲养员一听,证实传言是真的,心里不乐,嘴上应着:“好嘛!”
年轻人说:“我再把咱们队的计划跟您说说。”
老饲养员说:“我听着哪。”
年轻人把改进饲养工作的计划一条一项,清清楚楚地说了一遍之后,问:“您听明白了吗?”
老饲养员说:“听明白了。”
年轻人说:“您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吧。”
老饲养员说:“我没意见。”
年轻人说:“没意见咱们就照计划改进。”
老饲养员说:“我还怎么改进呀?我是没有按顿喂,还是没有按顿饮哪?”
年轻人说:“光按顿喂、按顿饮不行,还得争先进……”
老饲养员说:“这么多的困难,我搞成这样子,就满不错了;说空话又不噎嗓子又不塞牙,谁不会说呀!你们这套办法,写在纸上,往墙上一贴行,让我一个人干,我可干不了。”接着,他就发开了牢骚。
年轻人说了半天,听了半天,没见着多大效果,只好告退了。
过一会儿,另一个队委也来到饲养场。
昨个晚上的干部会也给这个年轻人鼓了劲儿。他一路走着一路想:为什么人家队的饲养员都是朝气勃勃,只有这个饲养员死气沉沉,又满腹牢骚呢?是干部的工作有问题,每次谈起话儿来,光布置任务,没有对他进行思想工作;思想觉悟不提高,不了解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不懂得自己这个工作跟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工作起来积极性当然不能发扬了;趁着今天有工夫,找到饲养员,好好跟他讲讲国内外大事;最好是由浅到深,由近到远地讲,看看他的反映,回头再进一步工作。他想着想着,信心也很足。
年轻人坐在老饲养员的对面,耐心又热情地讲开了。他讲得生动活泼,有条有理,而且每一条都能够跟饲养骡、马、驴、牛的事儿结合起来。
这一回,老饲养员听得也很入耳;他抽着烟,眨巴着眼睛,都入了神。
年轻人越说越有劲儿了。
老饲养员也好像越听越有瘾了。
年轻人问:“我说的这些话,您都明白了吗?”
老饲养员点着头:“明白。”
年轻人又问:“怎么样啊?”
老饲养员说:“倒是挺开脑筋。”
年轻人说:“好,从今天起,咱们就好好地把饲养场的工作改进改进吧。”
老饲养员叹了口气:“唉,改进是好哇,困难太多了,你听我慢慢地跟你说道说道。”接着,他就提开了困难,一宗一件,提了一大堆。
一直提到快晌午,年轻人只好告辞了。
傍晌午,正是热的时候,老支书又来到饲养场。
老支书叼着他那根短杆烟袋,平平静静地走进饲养场,四下里观看着。这儿实在不像个饲养场的样子。棚里的粪没起,牲口的屁股让脚底下的粪便抬起老高;院子里埋埋汰汰,不是石头子儿,就是草节子。牲口身上也没打扫,这个胯上沾着尿,那个背上挂着草,牲口槽东倒西歪,家什到处乱放……
老支书看着看着,忽然想起一年前那个饲养场,一年前那个饲养员,同是一个地方,又同是一个人,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了?他左思右想,认为问题儿是从两边来的:老饲养员常年累月地一头扎到这个小小的饲养场里,会议参加得少,新鲜事儿见得少,觉悟提高得慢;一慢,就要落后了。光看到自己的成绩,计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摆资格、闹意气的事儿,也就容易产生了。年轻的干部们,光看到他这一面,没有跟他的过去连在一块儿看,更没看他身上有光有亮的东西,遇着事儿犯急躁,两边慢慢顶上了牛儿……。
老饲养员一看老支书来了,先是一愣。他想:队里这几个年轻的干部,都是老支书亲手从毛孩子提拔起来的,怎么看,怎么喜欢;他们说的话,老支书当然要听要信;这几个毛孩子,准在老支书面前“奏”了“本”,老支书是专门来算总账的……。
老饲养员想着想着,又有点儿紧张,又有点儿委屈。随后,他又准备了一大堆困难,要堵老支书的嘴。
老支书倒先开口了。他笑着说:“老弟,你工作上都有啥困难,对我说说吧。”
老饲养员瞥了他一眼,要说的话反而噎在嗓子眼儿吐不出来了。
老支书说:“你讲吧,我不怕听困难。只要工作,就有困难,没有没困难的工作,这是实理儿。”
老饲养员瞧了他一眼,要冒出来的火消了。
老支书说:“说吧,有什么你就说什么。有困难不跟干部说,跟谁去说呢。对吧,老弟?”
老饲养员低着头,慌乱地拣着剩草里的脏东西。
老支书说:“你不讲,我先替你讲点儿。我猜呀,要改进饲养场的工作,你不反对,从心里赞成,对不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