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构思〈艳阳天〉的一点体验》

(2019-05-15 10:10:07)
标签:

浩然

创作

杂文

艳阳天

体验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

构思艳阳天的一点体验

  

“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这句总结了艺术规律的话,我一直当作“真经”念了几十年,至今仍在努力地实践着。这不是理论灌输的结果,而是切身体验使然。

一九五八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总算圆了我的文学梦。从此门路打开,频频接到各地报刊的约稿信,凡寄出的稿子都能变成铅字。哪里知道,这样做致使“入不抵出”,我原有的那点“生活”底子已然掏干,使得第二本书《苹果要熟了》很明显地掉下一大节子。对此,编者和读者全都不满意,我也很苦恼。前辈老作家巴人同志很关心我,在回复我那诉说委屈的信上给我出主意说:“一是注意阅读报刊有关生活的报道,吸收间接的素材;二是利用我们国家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直接去观察体验生活。”于是我向单位领导递上要求下放劳动的申请报告。我的要求很快得到满足:被批准到山东省昌乐县东村下放劳动锻炼,还当上了那个村的党支部书记。

当时正是我们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到东村之后,我顾不上创作和搜集素材,每天饿着半个肚子带着社员到地里干活。好不容易熬到麦收,把麦子收割打到场院,眼看着新粮就到嘴里了,难关很快渡过去,我跟农民们一样的高兴。不料下起连阴雨,我就日夜守在场上,防止有人偷麦子。有一位老农民到场院来指点我:“你看麦子要给捂烂了。”我挨着垛看一看,告诉他“苫得好,没事儿”。他说:“你把手伸进去试试。”我把手伸麦垛一摸,感到烫手;顺势抓出一把看看,湿漉漉的,麦粒都胖了。我慌忙地检查,几个垛都漏了雨。我被吓昏了,心惊胆颤地想:“我是支部书记,麦子要是都烂在场上,全村几百口子人可怎么活?上级追查责任,我得挨处分呀。”我想到这儿,立即转身集合人都到场院来拆垛晾麦子。经过几天几夜的折腾,麦子都抢救下来,没有烂掉。我这才把心放下,回想过来的情景很是后怕。

回到北京的第二年,我觉得自己都满三十岁了,到了“而立”之年,应该让自己的创作开始个新局面,决定上长篇,完成我“为农村写史、为农民立传”的计划。

那时候我已经调到中央的理论杂志《红旗》当编辑,跟领导请了一年创作假,到西山八大处的“作家写作所”专心致地搞写作可是住下三天,望着眼前稿纸发呆:中国农村的合作化道路这么长,千头万绪、五彩纷纭,我可从哪儿下手呢?要是用这一年的假期,写短篇我得写多少呀憋得没头绪,我就给《红旗》杂志的同事王主玉打电话,告诉他我要收摊下山。王主玉说:缕不出头绪就不要硬写,合作化的道路很长,哪一段最感动、写着顺手,你就把哪一段提出来先写。他的话很使我开窍:素材最令我感动,写起来顺手的是连阴雨天,发动社员抢晒麦子的场景,就先写这一段。我坐下来一开笔,熟悉的生活情景涌到眼前,它还勾起我许多联想,把我几年间的素材积累全部都调动起来了,最后形成了《艳阳天》。

我把那么多的人物、故事和情节,都融汇到从麦子黄梢到打罢场,麦子入库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表现出来了,在形式上也有了一个创新。

《艳阳天》的成功,使我从写《喜鹊登枝》的层次,跨越新的更高的层次,更加坚定了“生活是创作源泉”的信念。所以我总是嘱咐青年作家们,要想使自己的创作不断提高,就必须不断地深入生活。最好不要以作家身份搜集材料,而是要以生活中的一分子,跟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中挑担子、负责任,做到“心入生活”。这样才能使你获得真正的生活,为自己打下厚实的创作基础,为自己跃上新的境界准备下条件。

 

                            1996年8月22日泥土巢

全文完

发表于《运河》1998年第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