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方楠出版画集感言》

(2019-03-21 09:22:59)
标签:

浩然

创作

杂文

方楠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

方楠出版画集感言

  

接到方楠从北京寄来沉甸甸的信,不禁扳着手指计算,仿佛转眼之间,我与他已经相识相交二十八个年头了!

那是我们国家“非常时期”开始之际,有一次我去食堂吃饭路过传达室,被满墙大字报中间的一篇“龙飞凤舞”般竖写的小字报吸引住眼睛。如今早把内容忘掉,但其语言锋利、颇具韵味、很有感染力的这些印象,依然刻记在脑海。由于职业的习惯,我立即发觉那篇短文的执笔者是个有写作才华的人。路上就打听到他叫方楠,是刚从南方某艺术学校分配到群艺馆的毕业生。紧接着在餐桌旁跟这位来自东海岛屿的细长个子、满口乡音、全身土气的渔民后代见了面。

我和已故诗人李学鳌跟方楠一见如故,觉得很有缘分,时间不长就成为知心朋友。方楠那淳朴、豁达、直率还带点倔强的性格,以及不热衷于“斗争”的热闹,不讲究吃穿,终日藏在小屋里埋头于纸张和笔墨之间的作风,实实让人喜爱。我和学鳌常常当面故意挑剔他的画稿,甚至挖苦他画中人物的嘴巴像猪,但我们内心对他自而刻苦地作艺术磨炼是极为欣赏、并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在那政治狂热的年代,连艺术家们都经不住煽动与诱惑而几乎全体地“投笔从戎”,忙于“斗争”,唯独年轻的方楠能够乱中求静,如痴如迷地在艺术山峦间探求攀登,仅凭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衡量,就可以肯定他终会是个成功者。

可惜不久就发生了变故。在一次结伴到远郊平谷下乡采风之时,方楠读了我写的一本小说集,旁听我给业余作者谈创作的会议,归途中他就郑重地向我宣布:“我要跟你学习写小说了。”回到机关,就见他常常从封存的书库里找来大摞大摞文学作品,白天黑夜闭起房门阅读。以后,我下放农村接受“再教育”,他进“五七干校”,各奔东西,谁也不能顾谁。待到转了一个大圈子返回文联大院,一篇署名方楠的短篇小说刊发在复刊后的《北京新文艺》上。于是我和学鳌拿定主意,要把方楠变成一名小说家,拉着他跟我们住在一起搞文学创作。方楠写小说同样地认真和投入。没多久,小说集《浪花渡》出版发行。这本小说处女作,以它优美的语言和浓浓的生活气息,给当时死气沉沉的北京文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赢得广泛喝彩,这就更增加了我和学鳌对方楠的希望值。但是,在以后不算太短的时间里,虽仍见方楠有小说发表,却再没有“浪花”翻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竟然在热闹起来的文学界完全消失……

面对这样的结局,学鳌怀着重重的遗憾走了。活着的我,每当想到方楠,就有一片后悔和内疚的乌云笼罩心头:当年的方楠若不曾认识我,我若不那样固执地要把他造成个小说家,他绝不会把大好的青春白白浪费掉!……

我和方楠又一次各自东西的若干岁月之后,如同《浪花渡》突然出现一样,他的一幅与众不同的写意渔舟刊登在报纸上,以后不断在报刊上读到他的国画新作。及至他的画集酝酿出版之际,我那不安的心终于得以平静,同时又有所省悟。方楠是大海的儿子,渔岛、渔村、渔船、渔网系着他的爱、他的心、他的灵魂,而由这一切所决定的追求、展现、宣泄、享受等等诸多欲望,都寄托和依赖在绘画艺术上。因而他从幼年到成年,所钟情的一直是绘画艺术,其他门类的艺术,即使再神圣,也不能代替。方楠跟小说创作做过一番“露水夫妻”,不仅没有白白浪费光阴,倒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巧借他山之石,成就了他的绘画艺术。人们常常赞美好的作品为“诗中有画”。我们也可以用来指出方楠的山水、兰竹作品里有诗歌的情调和流韵,有小说的内涵和深沉。我以为,如果方楠没有昨日对文学的涉猎与钻研,也许不会有今天的绘画成就。方楠的绘画作品今天达到怎样的水平,我这个外行只能看“热闹”,个中的奥妙真谛,必须由增先老兄这样的行家里手给予评说了。

尽管二十八年的光阴飞快流逝,方楠却生活得充实而有作为;如今正当旺年,又逢好季节,应该再接再厉,艺术上精益求精,朝更高的目标奋进,这是爱其画者和老友们的殷切企望。

 

                              一九九四年六月一日泥土巢

 全文完

发表于《方楠书画集》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8月。收入《泥土巢写作散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