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二十八)胡万春(2)
(2018-11-29 08:53:56)
标签:
浩然胡万春梁秋川朋友们文化 |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二十八)
(2)

1976年6月6日,正在上海修改电影剧本的父亲,与《收获》杂志社的编辑郭卓一起,来到大名路胡万春的家。虽然胡万春的小儿子胡小春曾给父亲刻了五枚图章,在他去东北途径北京时,给父亲送到家里,但是父亲与胡万春已经八年没有见过面了。这次见面后,父亲感到胡万春并不显老,但在其生命的旅途中,却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他们从早上一直聊到下午,父亲才告辞出来。几天后,父亲又一次去家里看望了胡万春。应当说,父亲与胡万春尽管几年都没有见面,但感情还是深厚与真诚的,这一年4月初的时候,父亲在送给胡万春的《春歌集》扉页上就曾题赠了小诗一首,这在父亲来说是很少见的:
喜观新生面,
羞翻旧文章。
扪心何可慰,
热诚在字行。
1976年12月30日,父亲正在起草《金光大道》第四部,因周围的环境乱乱糟糟,难以静下心来,好赖总算开了头。傍晚时分,胡万春突然打来电话,他给《人民文学》改稿,刚来到北京。整整八年,这样一个有成就的工人作家,不仅写作的权利被剥夺了,连到北京走一趟的权利也被剥夺了!父亲接完电话,立即赶到东四旅馆看望他,途中还买了些肠、肉冻等食品。他们坐在旅馆的房间里,边喝边聊,直到快没了公交车,父亲才意犹未尽的告辞回家。
1978年,父亲受到江*青的政治株连,遭受到种种的磨难。而胡万春也没有能够幸免。4月1日,父亲接待了前来外调胡万春的人员。尽管父亲觉得这种外调很无聊,但也必须为他们写出书面材料。父亲对此既感到无聊,也感到很无奈。
1979年10月底,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在北京召开。这个会议的召开,既给父亲与全国各地文艺界的好友们提供了见面的机会,也提供了便利。在会议期间,父亲与胡万春多次一起喝酒、聊天,一起参加某些活动。在一起聚会的时候,经常一聊就是半夜。
1980年年初,河北《长城》的编辑、作家潮清要去上海组稿,因知道父亲与胡万春关系密切,特意请父亲给胡万春写了一封“介绍信”。一月底从上海回来后,立即给父亲写来信,讲述了他在上海见到胡万春的情景:“我在上海,拿着你的信,专程拜访了胡万春同志。他看了你的信,动了声容,当时让我看了你在年轻时赠给他的照片,同时打听了你的情况。他对《长城》向他邀稿,也很有好感。对《长城》发表《男婚女嫁》更为赞赏。”短短的几句话,从侧面反映出胡万春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情至深。
在以后的岁月里,凡是胡万春来京,都要到家里来做客,或是父亲前去住处看望他。
再以后,因父亲忙于“文艺绿化工程”,忙于各种社会活动,常年居住于京东农村,奔波往来于城乡之间,很少回到北京城里,也无暇再与老朋友们多联络,与胡万春的联系也就渐渐少了。
1992年8月的一天,父亲在他京东县城的“泥土巢”里翻阅着儿子从北京家里带来的报纸,《作家报》上的一条消息让他大吃一惊:“作家胡万春去越南经商。”读罢这条消息,使父亲感慨万千,并陷入深深的沉思。
1998年5月9日,胡万春去世,十年后,父亲也因病在北京逝世。两位老友是否在天国里再一次相会?他们是否都在继续着自己的文学创作?是否又互以对方为榜样一同奋力前行,不甘落后?是否又在一起畅谈阔论呢?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