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答初学写小说的青年》(1)

(2018-11-19 09:33:50)
标签:

浩然

创作杂文

初学写小说

青年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

答初学写小说的青年

1)

  :我没有上过大学,也能学习小说创作吗?您是怎样想起写小说的?什么时候开始创作和发表作品的?

    :我们社会上有一种不合情理的习惯看法,往往把一个人的学历和他的学问划等号。事实则不然。混了个大学毕业文凭,而“才疏学浅”的“废料”并不乏其人;没有步入过大学门口,而成为学识高深的专门人材者也很多。因此我认为,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不仅能够学习写小说,并且能够成功但是在练笔的过程中,也须相适应地补习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专门知识。

    构成一个小说作者能力的因素很多,我以为其中四条最为根本:第一、具备或正在具备着先进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判断事物的政治思想能力;第二、熟悉一定的社会生活;第三、对文学爱好,有兴趣,有这方面的聪明;第四、有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修养,以及文字表达的功夫。如果我这个看法基本上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不难看出,有的“因素”要靠上大学,在教师引导下,在集中的学习时间里获得,有的“因素”主要得靠有志者在改造主观世界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实践里,在阅读写作的实践里才能获得;如若没有条件上学,靠自也可以获得念大学者的同样学问。关键不在于上大学或没上大学这个形式,而在于:没上过大学的人(即没有受过正式的专门训练的人),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认清哪些不足,尔后找到好的弥补方法,有决心有毅力地弥补起来。

    我生长在旧社会的贫苦农民家庭里,不仅没上过大学,连中学都没上过。在我爱上文学写作的同时,就开始了文化知识的补习,坚持了五年干部业余学校学习,念完了中学的语文,历史,还学了数。在这样的基础上,我结合生活和创作实践,向文学的专门学问进军:前十年,除了毛主席“讲话”而外,我学习巴人的《文学步》(后改书名《文学论稿》),苏联季摩耶夫的《文学原理》。我还研究中国文学史。一面读陆侃如、冯沅君两先生的《中国文学史简编》,一面照上面提到的代表性作品,按朝按代地找来翻阅。以小说为例,从汉魏六朝到明清民国的小说,凡解放后再印了的,绝大部分我都浏览过一遍。后十年,我阅读的重点转移到外国文学一边。特别是十八、九世纪欧洲的小说名著,用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在这方面,我不仅学了一个中文系大学生的相等课程,而且因为结合写作研读,也提高了我写作小说的水平。我不是为了当作家而写小说的。我把写看成是宣扬我的信仰,推动我虔诚参与的革命工作的手段。我周围的广大农民,以及我的亲戚都解放了,我也跟他们一起解放翻身了。我高兴,忍不住要向别人炫耀和述说。我是由这两股力量推动着练笔写小说的。以后写作兴趣越来越浓厚。我不讲究吃喝穿戴,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也从未把个人生活方面的事情看得很重。除了写作和读书,我没有别的嗜好。为了写作我吃过许多苦,我不觉得苦;在出书发稿不给稿费的那些年,我写的更欢;因为写作挨了“整”,我还照样写!

    我从一九四九年一边工作一边练笔写作,一九五六年十一月才正式发表短篇小说。这期间制造的废品难以计数,如若保留至今,捆起来我是难以背动的,但它们随时都化成肥料,哺养了我的写作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