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 《拜年》 (4)

(2018-02-17 10:42:34)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拜年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短篇小说之

拜年

4)

 宋三爷被母女俩的说笑声惊动,磕打了烟袋灰,从屋里走出来,站在门口,看看东升的太阳,听听街上的鞭炮声、嬉笑声,又转过头来问闺女:“玉娟,你们把日子订妥了没有?才八里地,不要说骑车子,就是步行也该早到了,说不定忘了吧?”

玉娟又噘起嘴,说:“人家脑筋就这么简单呀!复杂的机器都装的下,这点小事情就忘了,照您那样记性不好?”

“嚯,我记性怎么不好了?”

“人家从保管股借筷子那么长一节儿拴口袋绳,您还要记账呐!”

“那不是记性好不好的事情,那是规矩。”

这工夫,拜年的乡亲们把全村都转完了,缕缕行行地朝宋家奔来,欢笑的声浪,从街口泛进宋三爷的小院子里。

“三爷,贵客还没到哇?”

“恭喜,恭喜。玉娟,新女婿的架子不小吧!”

玉娟自己也奇怪,为什么忽然间忸怩起来了?她脸上一热,噌地一步跳进自己的屋子里。堂屋和爸爸屋里那么沸腾欢乐的声音,一点儿也进不到她的耳朵里去,她竭力地注意着院子里的动静。院子里只有肥猪撞击着圈门的咣当声和山羊的咩咩叫唤。她心里十分焦灼,不由得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团,小心地抖落开,仔细地看了一遍。这是李贵庭前天求赶集的人捎来的,上边明明写着,今天早起来拜年,吃了饭走,这怎么会错呢?就算临时有了事情不能来,也会再捎个信来。哦,说不定他走错路了。这边好几个村都叫吉素,西边大吉素顺道又出名,说不定他撞到那里去了。想到这儿,她悄悄把门帘扒开一道小缝朝外看看,只见西屋的人们让烟让水,说说闹闹,谁也没留神,她就来个闪电式,几步跨到院子里,撒腿就跑。

过了一条道沟就是大吉素村。鞭炮声、广播喇叭唱,和那满街鲜红的春联、穿着花衣服的孩子,都不能引起姑娘的注意,却被路面浮土上的两道自行车轱辘印吸住了。她熟悉这花纹似的印痕,就如同熟悉这车子主人的手纹一样。李贵庭果然是走错了路,钻到这儿来了。她顺着车轱辘印往前走,走着走着,一直通到二队的队部门口。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停在那儿,车把上的丝线把套是玉娟亲手织的,把套上垂着的两个穗子,是玉娟从自己发绳上剪下来的;车座的套子上的花是玉娟绣的,那上面的折边花布,是玉娟做棉袄裁剩下的。车后架搭着一个上梢子,一头装着一个用彩纸包装的点心匣子,这可真像新女婿拜年的派头了。

姑娘的心里跳了,脸上笑了。她刚要开口喊,忽听屋里爆发起一阵哄笑和鼓掌声。

“静静,静静,让李厂长说完嘛!”有人大声地维持秩序,好久才安静下来。

“我没有好多话讲,今天就是来给农民同志们拜年,顺便跟大家要点礼物。”这正是她的李贵庭的声音。

“说吧,要什么给什么!”一个老人的声音。

“工厂支援农村,农村也要支援工厂嘛!”一个女人附和。

“别的不要,就要大伙儿对农具厂的意见。”李贵庭用铁匠常有的那种高昂洪亮的嗓门说,“去年我们制造的工具,哪一些好用,哪一些不好用;还有,按照你们今年的生产计划,我们农具厂还应该增加什么新品种……”

又爆起一阵笑声和鼓掌声。

“不得了,工人老大哥跑到我们门口征求意见来了!”一个人大声地赞叹说。

“对。去年我们跟几个队挂了钩,用意见本或是请农民到我们工厂里提意见,这办法的收效很好,可是太不够了。从今年开始,我们工厂的领导要分工包片,定期下来登门拜访。”李贵庭又乐呵呵地说,“平常日子大伙不得闲,难得像今天这么齐全,就请各位先提意见吧。”

“不忙,不忙,吃了饭再说。”

“对,李厂长到我家吃,还有白干酒哩!”

“不了,谢谢各位。”李贵庭客气地说,“一会儿我还要到三队,中午前赶到小吉素,到那儿看个亲戚……”

“是给老丈人拜年吧?”

“真是公私两利,这样咱们可不能强留了。”

又是一阵哄笑。

在笑声中,玉娟已经跑回家。

三奶奶惊喜地站起身:“看你这鬼丫头乐的,他进村了吧?”说着,她赶忙往灶膛里加把火,又把切好的菜和肉看了一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