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中篇小说
《战士小胡》

一
真羡慕身子骨健康的人,不论什么气候,都能够生活得好好的。而病病秧秧的我,怕冷嫌热,只要温差骤然一变,准得倒下!家人和朋友都为此担心,当酷暑来临之前,就劝我到凉爽些的地方休养一个时期。于是,我被介绍到鸭绿江边的丹东,而后三转两转的,终于在锦江山下一座军队小招待所的二层楼角,占据一间小屋,安下身来。
这座两层小楼,处在半山腰的一个洼兜里。它的背后,依靠着绿树浓密的陡峭山坡,面前则是军营大院和院子里那阶梯般的、一幢幢一排排的建筑物。曲径通往南边很远的营门。营门外是一条沿山脚的柏油公路,与其并行的,是一条进站的铁路;一天有几列从北京、沈阳和长春方向开来,或往那些地方开去的火车。从长长的天桥上过去,再穿行一道被银杏树掩护着的九纬路,就到了繁华闹市七经大街了。小招待所的环境很安静。除早晨登临山巅的练身市民们几声呼吼,晚间进出站的列车几番笛鸣,就只有鸟儿的婉啭啼唤,虫儿的低缓吟唱,以及风儿在梨树、柞树、槐树、山楂树和白桦树的绿叶枝头翩翩起舞的脚步响。气候更是凉爽宜人的。正当三伏天,夜间睡觉也不能离开棉被;太阳直射的正午,对歇晌的人来说,有一床薄薄的毯子搭在身上才合适。而穿短裤的男子和摇扇子的人,在此地可以说极为少见。没有残暴的风,没有狂怒的雨;风雨即使突然而降,也是和和气气的,不让人感到恐怖心惊……丹东果真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站到山头上俯视这傍着鸭绿江的美丽城市,只能用两个字儿形容它,那就是“明净”!
我喜欢这地方了。每天找医生,吞药,卧床休息,到钟点吃饭;精神稍好些,或强打精神,写几张稿子,再不就读几页书。这些都属于我这休养者的日常生活。而一天当中最频繁的事情,是会见朋友、接待来访:文艺界的同行,东北三省高校写作讲习班的学员,业余作者,还有作为主人的军队和地方的同志们。两个月的时间里,接触到的人和新相识,真算不少;其中有的使我敬仰,有的使我感激。然而,怎么也没想到,我跟小胡,一个普通的战士,可以说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竟然萌发了那么重的感情;在突然离别的时刻,象我这样已是知天命的老头儿,还如同小姑娘般地掉了眼泪!
这很奇怪。细细地回味起来,又觉得是件合情合理的事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