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有关创作杂文《〈山里人〉序》
(2017-09-22 10:02:37)
标签:
浩然创作杂文山里人王雅慧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
《〈山里人〉序》
《山里人》是一部反映农村乡镇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选集。
这部捧起来沉甸甸的有些压手、读起来热呼呼的有些烫心的书,出自北京郊区一位年轻的业余作者之手,而且是一位女性!
翻开北京郊区农村的历史,自从古老岁月到现代,没有成长出一个作家和诗人。再瞧瞧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断不了有写小说的和作诗的人冒出来,但可惜农村这方土地的“半边天”,一直明亮不起来——女作者星星点点,如流星一闪,就令人惋惜地熄灭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农村的文学队伍受到商品经济大潮无情地冲击,可以说已然溃不成军。而一直在这个方面较为落后的平谷县,却别有一番风景。随着陈绍谦、刘廷海、柴福善、韩维泉、张爽、刘朝东等等,一批写诗歌、小说、散文作者,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在人们的不经意中,女青年王雅慧悄然地加入了竞赛的队伍。
王雅慧在京郊业余作者队伍中出现,就标志着阵容的改变,显示着她要跑到前边,预示着她要成功。她的成功,说明平谷县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性作家出版了小说作品专集,也是北京郊区独占鳌头第一名。
平谷县是我在冀东实施的“文艺绿化”工程的基地之一,我为王雅慧的出现而欣喜异常。我主办的《苍生文学》创刊号上就选发了王雅慧系列小说《山里人》中的八篇。并力嘱《北京文学》转载了《桃花》、《山娃与铁妹》、《张家三嫂》。此后,《青年文学》、《京郊日报》等报刊上,都有王雅慧的新作出现。王雅慧默默地埋头苦写,致力于艺术的锻炼与追求。她的每篇作品都格调清新爽朗,有棱角,有个性,有特点;让人喜欢读,读后使你的心灵有所震撼有所回味,留在记忆中不会轻易忘掉。
王雅慧的创作脚步是健康向上的。她拒绝文坛上一度时髦的荒蛮古远的东西;也不被那些主张作品无主题和离奇古怪的理论导向所迷惑。她有主见,有明确而又自觉的“使命感”,时时关切着现实生活动态,在活跃纷繁的社会生活中观察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王雅慧也清醒地远离那种“无病呻吟”和“小女子”文学做派。她关注普通百姓的命运,关注社会的健康和时代的进步,所以她作品的格调既有女性作家的婉约,又有男子汉的气魄;潜心继承鲁迅和赵树理的风范传统,冶炼大众化的语言和风格,使作品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这部书仅仅是王雅慧艺术道路开始时期的记录。她已经受到文艺界的重视,得到家乡父老的关心。那么,今后她继续按照踏出的道路再求索前进,攀登不止,其前途将会更加灿烂辉煌,不可限量。我们在盼望着。
发表于《京郊日报》1998年3月9日、《苍生文学》1998年第2期(改题《王雅慧的小说集〈山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