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早期通讯之 《省下一粒粮食就给国家增加一分力量》

(2017-04-16 10:10:32)
标签:

浩然

通讯

大兴

河北日报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早期通讯之

省下一粒粮食就给国家增加一分力量

——记一个灾区农户节约用粮

 

十一月初旬,记者访问了大兴县桂村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桂兰山。

桂兰山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去年统购统销时,他把五百多斤余粮全部卖给了国家。没想到今年麦收时沥水成灾,桂兰山四十多亩地才分了三百多斤麦子,除了卖预购粮,留麦种剩下的就不多了。大田庄稼苗也被水淹,秋收也不能分到粮食。这一来,一家子对去年卖粮的事有些后悔。老头子想:“从国家手里买不准沾,咱又是余粮户。”老太太也发愁地说:“赶上这水灾非得涨价不可,这回等着挨饿吧。”

原来在解放前也闹过水灾,那时,桂兰山家凑了点本钱磨豆腐,指望着赚点钱买点粮食好糊口。谁知那时候的奸商弄得物价一天三涨,卖了钱买不回粮食。干了些日子把豆子赔去了一多半,一家子还是挨饿。今年水灾比那年重的多,他怎么能不发愁呢?正在这个当儿,社里召开了会议,在会上社干部和社员计划开展副业生产自救;还调查缺粮情况。党支部书记吴俊英在会上说:“国家统购统销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打击私营粮商不让他投机;就是为了人民有饭吃。今年咱们遭了灾,国家一定保证咱们有粮吃。”老头子听了半信半疑。他想:“国家哪里会拿出这许多粮食呢?”回去,他跟儿子殿荣做了个购粮计划。本来他家里还有四百斤粮食,可是老头子怕国家不会卖给自己,就让儿子从社里取一些钱买买试试看。他先找到村里干部,村干部早已研究好了,给他开了介绍信,又到乡里换了证明,当他拿着证明要去买粮时,心里又犹豫起来:“闹水灾了,粮价会不会涨呢?”当售货员告诉他粮价时,把他给愣住了:原来粮价没有涨。

事实教育了桂兰山全家,他们明白了自己和国家的关系,桂兰山说:“过去老百姓是过自己的小日子,如今是过国家的大日子,国家处处给咱们想周到,怕咱闹灾,早把粮食给咱保存好了。”党支部书记又帮助他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与国家关系,教育他要节约用粮。老头子更高兴了,他说:“支部书记说的对,国家正大建设,给咱们修工厂,又要解放台湾,还得供给咱们,用粮的地方多,咱们得节省着用,省下是自己的,对国家也有好处,节省一粒粮食就给国家增加一点力量。”

在吃饭的时候,全家人开了个会,商量了节约用粮的办法:首先商量采集菜蔬代食品。老太太在家看孩子,两个儿媳妇、孙女去地里采榆叶、挖野菜,用开水煮了,合上玉米面炒着吃。这样吃两个月,一天就省一半粮食。到了大秋,一粒粮食没收,他们全家又开始打草子,一秋天共打了三、四千斤干草和四石多草子,到现在还剩下一石。除了采集代食品,他们还从各方面注意节省。首先是从“锅台”、“磨台”、“碾台”上节约。锅台不糟蹋一粒粮食,做饭有计划,冬天活轻吃两顿稀饭,明年春天种地时活重再吃干的。磨台、碾台节约的办法是:往年轧粮食剩下皮子就不轧,喂猪、喂牲口用,今年剩下皮子后再多轧两遍,玉米往年一斗只出十二斤半面,经细轧后每斗能出十四斤半面。

自从麦秋后到现在已经五个月了,按原来他们的最低计划得向国家买一千五百七十多斤粮食,经过从多方面节约,他们只买了三十斤小米。如今还剩下一石草子、一些干菜和一些粮食,再过一个月也不用国家供应。

桂兰山一再地对记者说:“我们这里受了水灾,不光不能卖给国家粮食支援建设,还得让国家供应,我们要从各方面想尽办法少让国家供应,这也算我们灾区人民对国家建设和解放台湾的一种支援。”

(发表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河北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