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 《〈韩愈的传说〉序》

(2017-03-29 16:49:15)
标签:

浩然

创作

杂文

韩愈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

韩愈的传说

  

少年时期迷恋上文学创作,一面练笔,一面补充文化知识。读过几种中国文学史,认识了韩愈这位古代名人。

史书上介绍说,他“幼时孤苦,刻苦自学”。“孤苦”的弱者,靠“自学”而变成“古文运动”的领袖、唐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这对于与之有着相同的不幸命运、必须走类似的艰难进取之路的我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鼓励。怀着敬慕和求知心情,按图索骥式地寻找韩愈的著述来看,又使我认识了韩愈的“文”。不论是才情奔放、论辩滔滔的《师说》、《进学解》,还是慷悲歌、寓庄于谐的《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以及论文名篇《答李翊书》,都写得墨酣笔畅,气势磅礴,形象感人。篇篇使我折服,给我启迪。当时就对一位文友称颂:韩愈是我国文坛上,继司马迁之后的最优秀的散文大师。随着在文学道路上摸索前行、视野拓阔越来越认识到韩愈的“人”和“文”的价值:他留给祖国文化宝库的遗产,悠悠千载,哺育了无数有用的人才,为中华民族增添了极大的光彩!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人。我们应该永远记着他。

一九七四年盛夏,一个偶然机会到南国潮州一游。当登临古楼,四方展望之际,不由得触景生情,想起了曾经贬官在此地逗留过的韩愈。跟陪同者议论起来,还谈到韩愈的籍贯之争,不免又发一通感慨。去岁的麦黄时节,同样偶然地途中原洛阳附近的孟县。夜车到达,一清早,热情的主人就邀我参观修整过的古迹韩愈墓祠,并欣喜地告诉我:“一九八六年在汕头大学举行的国际韩愈学术讨会上,研究韩愈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韩愈的籍贯是河阳(即今河南省孟县)。这一公,不仅结束了一场学术争论,也给我们这些韩愈故乡人带来欢欣。”今年晚秋,孟县一位主管文教工作的县委书记,叩开我北京寓所的门,交给我一份《<韩愈的传说>书稿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一段说明性的文字:“韩愈虽然是我国历史上的名人,但是现有的文字资料上关于他的故事传说记载得倒不多,常见的仅有镇州平乱、与贾岛论‘推敲’等几则。然而,在民间,关于他的故事传说却是相当多的……这些民间传说,都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从不同的侧面赞扬了韩愈爱国忧民的精神,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韩愈的爱戴与崇。为了把部分民间故事传说尽可能一个不漏地搜集出来,我们发动组织了全县民间文学爱好者,分成四条战线进行搜集,任务到人,分工合作,共同努力。第一条战线由身在农村的作者利用农闲时节到处走访,第二条战线指派专职人员到韩愈当年贬官的地方走访,第三条战线委托某些作者利用出差机会顺路走访,第四条战线有关人员查阅资料,比较民间传说与史料记载的出入。由于我们采用的方法得当,结合实际,不到半年时间,一部十万字的书稿便初见眉目。随后,我们又集中精力,于三伏天昼夜奋战,对初稿进行了认真的加工和修改,提高了其中相当一部分稿件的质量,使书稿具备了一定的可读性……”从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当今韩愈的乡亲们——孟县的领导和文学作者,怎样重视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又为这一工作付出怎样的辛勤劳动。为此,读者们是会感谢他们的。

这部原始材料来自民间,且又地域广泛,所以内容比较丰富的《韩愈的传说》就要付梓之时,那些为它的诞生而热忱、细心工作过的同志,要我给写个“序言”。实在推脱不掉这个我难以承担的重任,只能谈点粗浅的感想,介绍些情况,借以表示我的赞同和支持。

十余万字的文章,全然不是“史料”,而属于“传说”范畴。所叙述描写的内容,可以用“查之无据,事出有因”这句话来概括。韩愈这名人,一千多年来,一直在普通百姓的心里活着、脑海记着、口头流传着,一代又一代,连绵不断。这个事实,既是韩愈其人其事的“因”,也是韩愈其人其事的“据”。读这些“传说”,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感的、活生生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和大文学家的韩愈。如果把“传说”对照“正史”上有关记载来读,或结合韩愈的诗与文来读,定会加深对韩愈的理解,广获效益。这书的确是一本研究历史的好资料,学习文学的好辅导材料,也是一本丰富知识、自我修养的好读物。当今社会上那些为“官的和为“文”的人,可否把《韩愈的传说》当做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从而提高点防腐败、拒铜臭的自觉和力气呢?

韩愈是位不朽的大写的人。只有为大众办了好事,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才不会被人们忘记。即使不见经传,对社会作了有益处的事,而没做有害处的事的人,活着的时候心地坦然,临死的时候才能问心无愧地说一句:“我一辈子没有白活呀!”愿以此与读者诸君共勉。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日于三河泥土巢

全文完


发表于《韩愈的传说》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6月。收入《泥土巢写作散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