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一些女性永不会变女人,而一些一望便知是女人

标签:
情感亦舒 |
分类: 亦舒 |
摘自亦舒散文集《生活志》(东方出版社)
女性
一位有经验的男士说:“女人可能十四岁,女孩子也可能是六十三岁,一些女性永不会变成女人,而一些一望便知道她是女人。”
说得真玄,也说得真好。
是否一个成熟的女性,同结过婚养过孩子没有,毫无关系,与她是否有美丽的面孔与身段,也不挂钩。
她可能已经三十五岁,婚姻美满有两子一女,风韵犹存,但有可能不是女人仍是女孩。
也许是先天因素影响,也许是后天,没有成熟就没有芬芳,眼神、姿势、语气都证明她不谙世情,是个木美人,一直木到中年、老年。
有些女性一早便感性丰富,一举手一投足,均充满成熟魅力,稚气中极带诱惑,为何这样?一半天生,一半受环境熏陶。两种女性都受异性钟爱。
至于这一代女性,以阴阳人占多数,别笑,是真的,忽尔持家,忽尔主外,双重责任,双重身份,双重包袱,弄得不好,神经衰弱,心理一变态,立刻就变阴阳人。
累得不得了,也无暇理会内在美或是外在美,更不去研究自己是女人还是女孩,干脆做中性人算数。
不够
不很久之前,约20世纪60年代吧,女子长得好或丑直接影响前途。
而那个时候社会对于美的观点亦是极肤浅的,总而言之要尖面孔、大眼睛、小嘴巴,娇小玲珑、嗲声嗲气为佳。
时光似流水,一去不复回,美的标准随时代变迁,渐渐注重实力,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能力才是真正有贡献的美,挥洒自如,踌躇满志之余,神采飞扬,岂不胜过庸脂俗粉?
美女当然永远有她的地位,但是审美的眼光,却越来越苛刻,要求也越来越高:要美得有灵魂、有气质,要通体都美,要美得耐看,要美得特别,要美得可亲……不然,就是不够美。
做美女一日比一日难,所以许多长得很不错的女性都自动弃权,不再漫无目的追求更美,而把时间、精力放在实务上。
因此,时常在各行各业见到可人儿,为什么不去选美?美并非一项职业,本港顶尖女演员及女歌手都并非极美,因为演技、歌艺均需另外痛下苦功。
一次一个友人说:“真惨,她做了那行十多年,给人的印象,竟只是美。”时代不一样了。
压力
据报告,本市工作压力至大的职业女性是看护与空中侍应生。
压力加重,人就容易疲劳,生病,精神经常处于焦虑状态。
报告又指出女秘书工作最好,没有压力。
银行职员与百货公司售货员都繁忙吃力。
压力异常的时候,疲劳、头痛、皮肤粗糙是常见现象,女性且喜欢哭泣。
报告却忘了提及全职家务主妇的压力。
主妇至大的压力,来自没有人认为她会有压力,这是一份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无假期、无晋升机会、无福利甚至无薪酬的苦工。
怎么会没压力?难怪越来越少女性愿意留在家里,眼见另一半在早上一声再见珍重便出门去,丢下整屋杂务不顾,不如她也逃避现实,索性把一整家扔下给菲律宾工人。
有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光是在回南天洗衣、干衣已经足够把一个正常温柔的主妇逼疯。
护士与空姐当然辛苦,但全职主妇应该获紫心勋章,她们对家庭无穷无尽、英勇伟大的奉献值得褒奖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