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刚:同性恋增多,不必盲目担心孩子变成同性恋

(2012-12-10 09:28:16)
       每个孩子都会问家长,“我是从哪里来的?”,以前家长常常回答“大水冲过来的”“垃圾箱捡的”,浪漫的家长会说“天上星星掉进妈妈肚子蹦出来的”。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把握各个阶段性教育的尺度?性社会学博士,性与性别研究专家,性教育专家 方刚 新作《 性权与性别平等——学校性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东方出版社,给了我们答案。

   请看方刚老师告诉老师和家长们,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  为什么现在同性恋者越来越多了?我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影响也变成同性恋,怎么办?

所谓同性恋者“越来越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以往同性恋者处于整个社会高度污名化的情况下,他们更深地“隐藏”自己,所以人们能够看到的同性恋者非常少,而现在,社会较宽容了,同性恋亚文化运动很活跃了,更多同性恋者开始走出来,面向公众,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同性恋者多了。另一种可能是,当同性恋长期被污名化的时候,更多的人受社会压力的影响,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性倾向,认识到了也没有勇气面对,所以只是“潜在”的同性恋者。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认识到,并且勇敢面对自己的性倾向,所以公众看到的同性恋就“多了”。

一项研究显示,无论一个社会对同性恋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同性恋都只是人群中的极少数。国外有研究显示,即使在一对同性恋者组成的家庭中,他们收养的孩子整天和他们的同性恋“父母”待在一起,成年后也只有少数人是同性恋者。何况,绝大多数孩子只是面对社会中非常少的同性恋者。不要把心思放在孩子未来的性倾向上,要把心思放在如何使他成为快乐、积极、健康的人上。

 

 

■  我亲戚家的女孩子,太像男孩子,担心以后怎么找对象呀?但经过观察,并不是同性恋。该不该和她谈谈呢?怎么谈?

不知道这位女孩子是怎样“太像男孩子”了。可能只是我们对于性别气质过于敏感和担心了。其实孩子从来不缺少应该如何“像”自己那个性别的教育,所有的同学都在对他们进行着这样的教育。所以如果还“教育”不好,我们再怎么谈估计也没用。不同性别气质的人,都会有人爱的。女孩子“太像男孩子”,完全不用担心找对象的问题。

 

 

■  我的孩子是男孩,读初二,与离异后的母亲同住。母亲觉得儿子缺少阳刚之气,缺少男子汉的性格,请问应该如何培养?如何引导?

首先,责怪一个刚读初二的男孩子缺少“男子汉气概”,这背后体现出一种“男性气概焦虑”。我们担心男人不像男人了,我们觉得男孩子需要被“拯救”了,我们害怕他们“变成”同性恋了。但是,可能他们和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长辈们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只是在成长期,“男子汉气概”还需要时间来“成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一切都会自然地如人所愿。其次,“男子汉气概”就一定是有益于青少年的吗?对此,笔者已经在许多章节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里不再赘述了。简单一句话:性别气质兼性的人,是最理想的。

 

方刚:同性恋增多,不必盲目担心孩子变成同性恋 - 东方悦读 - 东方悦读

 

 

★李银河作序盛赞:“破解学校与家庭性教育困局的力作。”

★ 书为国内第一本首部倡学校同性恋的

  ★ 是一部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真正孩子着想的

  ★ 内容丰富,解生操性,便于理解和掌握。

  ★ 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努力,推荐和家朋友

 

 

 

 

    ◆ 学校性教育应该是保而不是禁止,是予而不是剥,是赋权而不是夺权
 
◆ 我不能培建立在“无知”基上的纯洁”学生,而应该建立在思考基上的成熟学生。
 
◆ 性教育的内容,决定权应该完全在孩子手中。他想知道什,就应该关键是,怎
 
◆ 多元价值观的呈,并不是完全没有原。我们应该青少年,性是有最低的原则标准的,那就是尊重人
 
◆ 放,意味着敞心扉,真交流;放,意味着把受教育者当成主体,有必答,无所不放,意味着青少年的性欲求持一朗的心,接受他,尊重他,而不是易地贬损放,意味着把性当作一件阳光的事,正当的事,不再回避和躲闪放,意味着性教育可以公开谈、大胆、天天、理直气壮地、明目胆地……我的社会与代,需要这样开放的性教育

 

 

 

★★★★★★★★★★★★东方好书榜★★★★★★★★★★★★

1《共识:中国在改革中前行》  继《交锋》《变化》之后,时政类资深出版策划人罗晓先生直陈己见,深刻揭示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推出反省中国十年改革及展望未来的力作

2、《孔子与性文化》    中国性学研究第一人刘达临先生关于儒家与性文化关系正本清源力作,刘达临先生封山之作

3、《德龄公主回忆录》 慈禧贴身女官真实披露慈禧鲜为人知的私密生活,太后亲述“宫斗”“夺权”手段;解密老佛爷与光绪皇帝、皇后的真实关系

4《性权与性别教育》  性学专家方刚博士,直面学校性教育困局的全新力作

5《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