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至南,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开始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北方冬至要吃饺子,关于为何要吃饺子,有这么一个故事:饺子原名“娇耳”,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百姓忍受饥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驱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在锅里熬煮,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饺子,下锅煮后给百姓吃。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只耳朵也变暖,一段时间耳朵也好了,此后人们在冬至这天便有了吃饺子的习俗。而在成都近十年开始兴起“冬至喝羊肉汤”的习惯,大概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近几年,冬至这段时间的羊肉价格走俏,大街小巷卖羊肉汤的商家也是人气爆棚。在老家冬至这天,家里的老人都会煮一大锅羊肉汤,里面只加白萝卜,配上香菜和白面锅盔,叫上邻居在冬至这天大家聚在一起喝热乎乎的羊肉汤,不仅是羊肉汤本身具有驱寒暖身的功效,也是邻里之间其乐融融让冬天不再寒冷。
http://s10/mw690/0032sl0ogy6OApeZKWJc9&690
家常羊肉片汤的做法
主料:羊肉片
辅料:白萝卜、料酒、葱、姜、蒜、盐、味精、胡椒粉、香菜适量
步骤:
1.羊肉片反复漂尽血水,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后洗净;
2.白萝卜切成滚刀块,备用;
3.将水放入砂锅中,锅置旺火上烧沸,放入羊肉;
4.打去浮沫,放入葱、姜、料酒,转至小火炖至七成熟;
5.放入萝卜炖15分钟;
6.取出葱、姜,放盐、味精、胡椒粉,撒香菜起锅,即成。
营养分析:
冬季人体的胃肠蠕动、消化能力减弱,整个身体的代谢能力下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寒冷的冬季,一碗羊肉汤下肚,加快血液循环,整个人都会感觉暖暖的。白萝卜具有润肺、利尿的功效。白萝卜清香甘甜的味道中和羊肉强烈的味道,羊肉的韧性搭配炖得软软的白萝卜,撒上一两片香菜,白色搭配绿色,满足眼球的需要,是餐桌上绝佳的搭配。虽然寒冷的冬季,羊肉能促进血液循环,但是性味比较强烈,会加强胃肠的负担。胃肠消化能力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小孩、患有慢性胃炎等的人群不宜大量食用。
冬至只有一天,而天气会越来越寒冷,羊肉汤不只是冬至的专有名字,它会是陪伴我们整个冬天的好伙伴。
邮箱:1299798753@qq.com
新浪微博:@梁琳营养配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