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拼多多,三方不得利的模式能走多远?

(2017-07-28 09:36:41)
标签:

杂谈

今年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拼购模式突然热了起来,这个其实就是团购的变种,但所不同的是,因为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与人的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而拼多多这种团购形式,以拉熟人参加拼购的模式,降低了新客的获客成本,同时,由于所销售产品价格低廉,在前期获得了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在排名前十的电商平台活跃用户的增长数据上,成为了唯一的黑马。


因为拼多多背后有腾讯投资的影子,据说今年微信还会给拼多多一个流量入口,让人不禁对于拼多多未来的发展有了无限的遐想。其他电商开到拼购模式的火爆也都纷纷跟进,拼购又成了今年既共享经济,新零售之后的,又一个热点。


本人也曾经体验过几次拼多多,现在从零售,平台和体验的几个方面来分析下,为什么拼购得这种模式不会走的太远。


拼多多为了追求价格低,号称是不收费的,仅代表性的收取千分之六的服务费,基本上和微信体现的手续费相当。而在前期的开疆扩土的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引流费用和推广费用。当然,由于拼购拉熟人的模式,在引流的成本上要由于其他电商,但毕竟支撑这么大的公司运作,不赚钱只能是阶段性的战略选择,无法支撑企业走的太远。现在的互联网项目在前期,都有风险投资的介入,不是靠自身盈利来推动发展的,但是正如网约车等互联网项目,当补贴取消,价格上涨之后,是否原来的商业逻辑还能成立呢?如果以后平台开始选择收费,那些低端商家是否还能扛得住呢?因此,在短期内,对于平台来说,并没有得力,所得到的是数据巨大的粉丝,但是由于中国网民习惯性的低忠诚度,如果一旦因为平台收费造成平台商家价格提高,这些客户数据会大幅萎缩。


再来看看商家,我们从数据上看到很多商家动辄一个产品被团了几万,甚至是十几万件,很多人可能以为这个商家应该赚的盆满钵满的了。但我们从一个产品的价格来分析一下就知道了,从我买过的一个芒果产品来看,13.9元5斤包邮,一般的快递费用的成本大约在4-5元左右,也就是芒果的价值仅有不到10元,当然毕竟芒果还是要钱的,去除掉成本,一单可能连1-2元的利润也没有。但是这个成本结构中,还没有计算人工和售后的成本,所有有的商家销售上万单,也有可能是亏损的。商家除了卖了大量的货不赚钱之外,还将面临着平台名目繁多的罚款,稍不留神,就会被以各种名目进行扣罚。本来平台通过规范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这样的管理方法并无不妥,但对于一个并不怎么挣钱的商家来说,动辄巨额的罚款,毕竟无法让商家在平台上安全的生存,甚至有很多商家成立商家维权群来争取自己的权利。以上这些可能对于商家来说还不是最坏的消息,毕竟只要规范经营,平台也无法罚到款。但拼购这种模式,注定了是头部商家的经济,比其他电商头部更集中,在电商平台一个页面搜索出来同类的还有几十个产品选择,但是在拼购平台上,每一个品类露头的产品数量相当有限,基本上绝大多数的订单集中在了很少的商家的店面和产品。所以,注定了拼多多上绝大多数的商家只是配衬,根本无法产生销售,但是却要有金额不等的押金押在平台上,所以对于商家来说,拼多多只是看上去很美。


最后再来说说消费者,很多人先择拼多多平台购买产品,无非是因为拼多多上的产品价格便宜,从绝对价格来说,的确,拼多多上面的很多产品价格低于其他电商平台,这也是客户爆发的原因之一。但从本人几次购买体验来说,体验和其他的电商平台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几次买的水果基本上都出现了包装破损,水果数量不足,有腐烂变质的现象,虽然,消费者购买的价格比较低,可能有些人也懒得去售后,但是这种不好的体验会通过社交媒体不断发酵,当大家对于一个平台达成了低端,服务差,产品质量不好的共识,那么就离消费者离他而去不远了。消费者喜欢购买的是觉得自己占得便宜的产品,而非低价低质的产品。如拼多多成了其他电商平台淘汰的一些低端产品的承接平台,那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和拼购平台自己。


一个良好的平台应该是多赢的,对于平台的多方参与者都有利,这个模式才会更良性的走下去,但是目前来看,拼多多对于参加平台的多方都存在不足,如果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情况还无法得到改观,那么拼多多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无法走的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