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网红已经是红的不能再红了,当然,像著名主持人孟非放着粉丝3000万的微博,竟然轻易丢弃,让杜子建扼腕叹息,说是丢了3个亿,但作为网红最终如果不最终走向变现之路,这阵风潮过后,真的除了满足自己心里慰藉和粉丝数量枯燥的数字之外,所获并不多。
虽然都是网红,但现在网红的队伍也逐渐出现了分化,一种是以粉丝数量级别取胜,这一类的粉丝最少也是几百万级别的,具有代表性的有papi酱、咪蒙、回忆专用小马甲等,回忆的微博粉丝量已经超过2500万,这些网红粉丝数量和明星相比,并不逊色。这一类网红靠并不高明的表演、鸡汤博得粉丝的认同和心里慰藉,黏性很强,这一类可以称之为大众网红,不分性别,不分人群,普遍覆盖。另一类的网红,从粉丝数量上来说,稍逊一筹,粉丝数量大约30-300万左右,具有代表性的有电商圈的 @龚文祥 ,跨界科技界和社群经济的 @万能的大熊,专注供应链的 @黄刚-物流与供应链,专注于数据化挖掘和分析管理的 @数据化管理等等,这一类网红基本都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和领域内拥有很深的专业知识或者很广的资源人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不断深挖,拥有了一批专业的粉丝拥趸,这些粉丝更精准,对网红的认可度更高,网红对于粉丝的影响力也更大。这一类网红的粉丝具有明显的标签,什么电商、社群、徽商、行业等等,我们把这一类网红成为垂直网红。
不同的网红由于粉丝数量级别、黏度、认可度和标签的不同,最终实现变现的手法和手段也会有不同。大众网红由于其粉丝数量众多,目前的变现手段更多是通过广告和引流到电商平台销售产品进行变现,其中一部分也开始吸引风险投资的关注,例如papi酱,最终通过风险投资进入后,变现退出。而作为垂直网红的变现的手段更显得多样化一些,可以目前采用不较多的手段包括广告、销售产品(鲁振旺老师的农产品电商,虽然最后未成功)、收费社群(龚文祥老师的触电会,每年会员费都要收几百万元)、出书(龚文祥、万能的大熊等出的书卖的都不错)、培训收费(电商、徽商以及一些专业的培训)、收费型资源对接或者专业服务(虽然龚文祥老师很多服务都是免费的,但鲁振旺的猎头服务做 的还不错)。从长久来说,大众型网红的寿命更短,变现的压力更大,而作为垂直型网红的生命力更强,生存的手段更多,变现的方式也更多样性,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众网红就如同明星,由于概率太低,学习和可操作性太小,屌丝逆袭的机会只能停留在梦想中,而垂直网红的路数,在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某一个细小领域后,完全是可以参考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