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寒天逛巴黎(二)——战败德国军人墓地(下)

标签:
旅游石屋方阵基座间隔 |
分类: 老土篇 |
七九寒天逛巴黎(二)——战败德国军人墓地(下)
老土31
2023年5月6日
上图,位于墓地正中土丘顶上面向北方的视角。位于小道远处端点的石屋是墓地入口。石屋中间通道的两侧是用作祈祷的修道陋室。
下图,位于土丘顶上面向西方的视角。每个墓位呈南北方向。墓地被划分成诸多方阵。每个方阵沿东西方向排列20个墓位,南北方向安置10个墓位。
短暂的墓地造访没能看到有关信息用以识别那两座位于土丘顶部十字架两侧之石像的象征。
网络文献给出的答案:那是一双失去孩儿无限悲哀的父母。
走出墓地入口石屋,南北向人行小道起始点处的墓地简介信息牌显示在每一位来访者面前:
“The German Cemetery at La Cambe:In the Same Soil of France Until 1947,this was an American cemetery。The remains were exhumed and shipped to the United States。It has been German since 1948,and contains over 21000 graves。With its melancholy rigor,it is a graveyard for soldiers not all of whom had chosen either the cause or the fight。They too have found rest in our soil of France。”
译文:
“拉坎比德国阵亡军人墓地:直到1947年,这片法兰西土地是阵亡美军的墓地。之后遗体被起出送往美国重新安置。自1948年以来,这里是德军墓地,安置了超过21000个墓位。悲哀而肃穆。这里是军人的长眠地。然而,并非所有的亡故军人都明确并支持战争的起因或自愿参战。他们也能在我们法国的土地上得以瞑目安息。”
拉坎比墓地中的墓位碑石,是统一尺寸的平卧十字造型石板。暗红色混凝土材质,固结在方形石质基座上。军衔、姓名、出生、阵亡日期,以及国籍是碑石上的主要信息。
墓地方阵由规则排列的灰暗岩石十字架作为间隔。那些5座十字架的石块组合表面没有任何文字,看上去纯粹是墓地环境基调的体现。
拉坎比德军墓地的维护由完全依靠民间资助的德国军人墓园管委会主持。同英联邦和美国在诺曼底的军人墓园相比,这是除墓地设计环境之外,德国军人墓地同盟军墓地的最大差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