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出行日誌(7月8日)——气派神庙

标签:
旅游宏伟独特停留区域 |
分类: 老土篇 |
疫情期出行日誌(7月8日)——气派神庙
老土31
1987年秋天,飞跃太平洋,下飞机之后经历的第一件事,是随前来机场接机的,任职于芝加哥总领事馆的一位至亲同乡,在一座宏伟教堂建筑内作短暂停留。
当时,为何原因在那座教堂停留,停留之时看见了什么或做了些什么事,早已经毫无印象。但是,那座建筑的形象始终留在脑子里。有机会再见识一下那座独特建筑始终是个愿望。
之后,曾经根据当时留下的一张照片,了解到那座建筑是位于芝加哥北部,在西北大学边缘,密西根湖边的“巴哈伊神庙(Baháí House of Worship )”。
西北大学位于这回出行的途径区域。在那座气派教堂建筑再作短暂停留成了当天出行计划的一部分。
据简短考证,巴哈伊教(Baháí)是个仅将近200百年历史的新教,起源于伊朗和部分中东国家。其部分教义同伊斯兰教相抵触。目前,巴哈伊教有信徒六、七百万人,遍及全世界。
在上世纪的60至80年代之间,巴哈伊信徒集资在北美、澳大利亚,非洲的乌干达,欧洲的德国,中南美的巴拿马,西南亚的印度,以及南太平洋岛国西萨摩亚,兴建了七座建筑风格各异,座落于具精美设计的园林中间的神庙,成了信徒朝拜和旅游者开眼界的去处。
神庙之名Baháí,来自阿拉伯语的读音。
这个宗教提倡人类平等,倡导人类和不同宗教的和谐团结。
根据树立在人行道边的信息牌,这个礼拜堂的主要日常活动是教义的普及教育和学习。大堂的开放时间每天长达16小时。从清晨6点,至夜晚10点。
神庙大堂所在的区域,显然属于富裕高尚的居民区。环境安静、优雅。
大堂绿地东侧的街道同密西根湖岸线之间的距离仅有百米。绿地西侧是流经芝加哥城市中心的芝加哥河(Chicago River),在流入密西根湖之前的最下游河段。
上图中修剪整洁的住宅绿地和造型雅致的民居小楼位于神庙绿地的南侧。同大堂建筑隔街相望。
下图中的瞩目小楼位于大堂建筑东北角街道的另一侧,是神庙主持管理的办公所在。
这座神庙大堂是一座别具一格的现代建筑。提请同行的业余摄影师多拍几张照片,待回头有时间了再来回味。
但她拒不执行。拍了一张就将相机的镜头盖住了。她对这等建筑和园林佳作不愿多看一眼,不愿多留步一刻。理由是不愿在邪说信仰之地停留。
难以理解。仁爱是不同信仰共同的基本。为何就不能宽容,学人之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