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团:论诸葛亮成功的因素
(2012-06-30 16:34:27)
标签:
诸葛亮黄承彦庞统徐庶荆州《出师表》《三国演义》八阵图政局文化 |
分类: 煮酒论史 |
诸葛亮在南阳,是没有人不知道的,他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在诸葛亮17岁的时候,父亲病故,跟随叔父生活在父辈的老朋友荆州牧刘表这。
诸葛亮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特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将诸葛亮演绎的近乎神人。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导致他成功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也就是他成功的思想食谱是什么。
首先,诸葛亮有一个宏大的目标,“每常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代贤相,并决心为此目标坚持不懈,奋斗终身。爱默生曾经说过,“愿望就是寻求表达的可能性。”你的品质都通过你真实的愿望被表现出来。一旦你描绘出了自己希望成为的那种人的品质,你就能够把关注焦点转移到你应该重视的领域,以便实现你明天的梦想。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其次,诸葛亮有着非凡的政治头脑和才能。当时政局混乱、诸侯争霸,他没有去依靠已经“协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没有去依靠在江东业已成就基业的孙权,同时,也没有相中他所投靠的刘表,而是慧眼独具的看中了刘备,当时的刘备正在颠沛流离、无所依靠、惶惶不可终日之时,他就认定此人将成就大业,可见其政治头脑非同一般。同时,他在和刘备分析当时的时局时和未来的发展一般无二,这种才能又有几人能够具备?
其三,诸葛亮的人脉资源和政治背景也是相当的厉害。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叔父又是当世的名士,所以,他所结交的朋友也都是当世的名士和官僚之家,有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他娶的妻子是黄承彦的女儿,黄承彦是当时襄阳的豪族,黄承彦的妻子是襄阳地区最大的豪族蔡讽的女儿,蔡讽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黄承彦,一个嫁给了荆州牧刘表,他这个儿子叫蔡瑁,也是权重一时的人。也就是说荆州牧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父,荆州地区重要的官员是诸葛亮妻子的舅舅,所以这个关系网是很了不起的。这对于诸葛亮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可以说,没有这些重要的人际关系,诸葛亮就不可能见到刘备,也就不可能会成功的出将入相。
其四,诸葛亮的性格,诸葛亮一生都很谨慎。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拥有严谨的品质,抓住每一个细节,就具备了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诸葛亮曾上疏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讬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远谋宏议。刘禅的平凡、庸常我们早就见识过,但诸葛亮从没有因为自己是开国元勋而对待刘禅不敬,“事之,靡不尽道。握国魁柄,总御六师,而无专意恣行毫末可指者。”
纵观这许多的因素,诸葛亮是真正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也造就了诸葛亮成为一代贤相。元微之有赞孔明诗曰:“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诗圣杜甫赞曰:“诸葛大名垂宇宙,宗巨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纤等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社曹。这稼汉作终难上。志决身残军务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