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夹金山

标签:
夹金山大雪山熊猫古镇宝兴游记 |
分类: 旅游自驾 |
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和阿坝州小金县交界处,本是川西高原上一座普通的雪山,因是红军长征时所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而闻名于世,是我儿时最早知晓大名的雪山之一,也是一座令我敬畏的大雪山,早就想去实地看看。成年之后,游历各地,见识了国内众多的著名大雪山,却一直未能亲近过夹金山,路途遥远不顺路是其主要原因,路况不明也在顾虑之中,毕竟不久前还有过夹金山上自驾游游客被救助的报道。几年前路经小金去四姑娘山,途中曾遥望过夹金山,并当即对老伴说过下次就专程走走夹金山,没想到这一计划因疫情延迟了三年,直到今年五月才终于如愿成行。
从地理上来说,夹金山脉属于邛崃山脉的一支,呈南北走向,山脉主体位于雅安宝兴县西部和北部,其垭口王母寨离成都其实并不远,到城中心的直线距离也不过百把公里,但高山所隔,无路直达,需要南线绕雅安或北线绕四姑娘山而至,路程翻倍且多半为高海拔盘山公路。可驱车直接翻越夹金山的公路只有国道G351一条,它沿着发源于夹金山的青衣江南北纵贯宝兴县全境,在北部翻过夹金山进入小金县,是雅安通往小金县城和四姑娘山的必经之道。所以,翻越夹金山的自驾线路没有更多选择,需作选择的只有行进方向:要么南下要么北上。毫无疑问,若要体验红军走过的路当然应该按红军当年行军的方向选择从雅安出发由南向北行进。
五月是出行的好季节,从南京千里迢迢赶到雅安,稍作休整后,便趁着阴雨天将来未来之际的好天赶紧出了发。
傍着流经城区的青衣江出了雅安城,沿318国道向西一段路后,在飞仙关镇顺着青衣江拐向北,绕过芦山县城,很快便进入宝兴县境内,一路的景色也由山清水秀田地美的天府之国摇身一变成了山高林密的大山沟谷,不变的只是那相伴左右的青衣江水,不过这时的江已被称作为河——宝兴河。
宝兴县是雅安市最北的一个县,政府所在地为穆坪镇。作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第一具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当地正在积极开展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保护区建设,有超过75%的县域面积被划入保护区,并在县城打造建立了一个“熊猫古镇景区”。从一路所见的各种熊猫元素和媒体宣传以及环境治理工程来看,当地政府对此是下了决心的,其投入也不小。
出行前已知宝兴县城里建有一座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和红军广场,因此成为此行途中停留的第一个点。
从国道转入进城的路,不远即遇到一座并不厚实的城门,上书“熊猫古城”,显然,城门是新建的。进了城门就是宝兴城,城区看来不算大,建在狭长的河谷里,两边的山体高大,城内建筑较新,市容整体挺漂亮整洁的,地图显示整个城区都处在正在打造的“熊猫古镇景区”的范围内。熊猫古镇景区内包括有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的纪念馆和红军广场,展示大熊猫800万年繁衍生息历程的滨江时光走廊,讲述红军长征红色故事及介绍宝兴珍稀动植物物种的汉白玉浮雕长廊和正在建设中的以“和平大使”身份进行国际交流的23只大熊猫为原型的熊猫雕塑主题公园,以及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永福寺等旅游景点。我们的重点则是参观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红军纪念馆和广场建在宝兴河东岸,位置醒目。红军广场中央竖立着一座表现藏族同胞给红军指路和红军翻越雪山的高大雕塑,广场南有一座现代的“红军廊桥”和一座仍可通行的老铁索桥。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位于广场北,为两层建筑,馆内展厅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记述了当年红军三越夹金山和在宝兴战斗四个多月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从当时形势看红军翻越夹金山确是绝处逢生的一大英雄壮举,但牺牲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张国焘分裂中央致使红军几次折返雪山草地导致的损失更令人痛心。
出了宝兴城,继续沿河北上,此时宝兴河的上游变为两支:东河和西河,东河为主干。沿东河溯源而上,车基本行驶在青山绿水之中,沿途经过几个不大不小的藏寨,人烟并不稠密,路过几个自然保护区和景区,游客也不多。但山谷里小气候不错,树木植被茂盛,自然环境较好,生存条件有利,道路相对平缓,当年红军选择这条路北上是有道理的。
途中,位于东河支流上的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个值得关注的保护区,其相对封闭的原始自然环境,为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就是法国人1869年在保护区内的邓池沟发现的,现在那里是个景区。
伴着东河北上,行驶约50公里即到了硗碛湖,这是一个为修建硗碛水电站在东河上围成的人工湖,当年红军经过时应该还不存在。湖的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几个藏寨和片片田地,人气和烟火气都显得相对旺一点,湖西边不远便是小有名气的神木垒风景区。过了这个硗碛湖,青衣江在此又由“河”变成了“沟”,其上游河段被称作为“蚂蝗沟”。
沿着蚂蝗沟向北,道路进入夹金山森林公园范围,树木成林,溪水奔流,海拔渐高,路况变化并不大。行进中,路边林中露出了一些院落和建筑,路上还有工人正在维修施工,看来像某个单位驻地或中转站,便顺路停车小歇一会。果然,这里是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所在,相邻的还有个“夹金山红军驿站”,是个可以入住的客栈。此处风景独好,山林茂密溪水清,空气清新鸟儿鸣,这些单位选址找的地方环境可真不赖。事后发现这里应该是翻越夹金山前最后一个可落脚点,过了此村还真就没有店了。据悉,附近还有个“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地”,好像是在林地中立了几个雕塑,可惜当时没留意错过了。
青衣江发源于邛崃山脉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的蜀西营(海拔4930米),在351国道上有一处青衣江源景区,本以为可以顺便探探青衣江源了,到了景区才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一是离源头还有几十公里,二是“未开发区域…禁止进入”!只好望“门”兴叹喽。自此,也终于要与一路伴行的青衣江告别了,下一段行程将是翻越夹金山的盘山之行。
从雅安到青衣江源景区,一路北上,海拔渐行渐高,但路况总体不错,坡度一直比较平缓,感觉与平常开车并没多大不同。然而从青衣江源景区停车场出发,真正的翻越才算正式开始。351国道在此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直接进入了盘山模式。盘山道路坡度较大,弯道不断,路况变差,路面碎石增多,还遇有几处小塌方残留石堆,此时最令人担心的就是那猝不及防的落石。不敢懈怠,一番慎驶急行,迅速脱离地质不稳定路段,到五道拐时海拔已至3350米。此时,海拔虽高,行车却相对安全,路况比较稳定,只是大拐小弯依旧不断。高山上,周围已无树木只有高原草甸,坡地上散布着羊群,不过不是“雪白”的羊群,而是“灰头灰脑”的,在五道拐停车点居然还遇到几只棕色的小猪。
车行高处,视野开阔,一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山终于现身左右,更有那积雪皑皑的座座雪峰遥遥相望,一时却无法确定那到底属于哪些雪山。
终于顺利到达夹金山山顶坪口王母寨,山上已没有积雪,只有阴面尚有点残雪。山顶坪口是块宽阔的平地,平地中央竖立着刻着“夹金山”三字的石碑,另一侧一座代表红军三个方面军的三面红旗雕塑显得特别醒目。因是雅安宝兴县与阿坝小金县的分界线,夹金山石碑旁还立了一个小小的界碑。
夹金山主峰海拔4260米,垭口海拔4114米,站在山上,四周群山一览无余,却不似以往登上高山后有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只觉得这高原上连绵起伏的大山如同一帮好兄弟,一般大小,一般高矮,平起平坐,并未去争个“高人一头”。高山景色十分壮观,然而山上的自然环境却十分恶劣,山顶之上不是雪就是石头,寸草不生。山上的风挺大,下车时大意了,没有穿上外套就赶着去拍照,一时被冻得够呛。想起当年红军薄衣褴褛饿着肚子冒风雪爬越雪山的情景,真佩服这一帮非凡的铁打硬汉,前无古人,后无来人!
越过垭口,继续盘山而行,下山的路似乎不那么难走,路边的景则已换了颜色,少了青绿,添了灰黄,植被稀疏,岩石裸露。由于海拔高度差异,夹金山南北两地的自然环境大有不同。不难想象,红军翻越夹金山后,生存条件依旧艰难,更何况继续北上遇到的是更多的雪山和更为艰险的沼泽草地。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会不时遇到当地纪念红军长征的设施和建筑以及众多战斗遗迹,提醒后人不忘红军的伟大牺牲和英雄事迹,也在向世人证明当年的红军长征不仅仅是行军走路,他们还在一路冲锋作战。为此,我们还多走几十公里到了小金城外的猛固桥战斗遗址,并专程赶到达维镇的红军会师纪念地,实地感受了红军战斗胜利和会师的欢庆喜悦之情。
沿着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顺利地翻越了夹金山,总算又圆了儿时的一个愿望,当天开心地在朋友圈里“嘚瑟”了一下。其实,后来一想,这又有什么好嘚瑟的呢,不就是顺着公路自驾了一回吗,比起当年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的艰难险阻和牺牲,如今的翻越都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设想一下,如果让现今的人们在缺衣少粮、敌人围追堵截形势下冒着风雪徒步翻过没有公路甚至没有道路的4000米大雪山,能有几个能最后成功呢?要是让我去,估计十有八九会倒在雪山顶上,即使是那些“长征干部学院”毕业的干部,我想也未必能有几个过得了这一关。因此,还是好好以当年的红军为榜样吧,牢记红军的长征,牢记伟大的红军精神,你也许无法超越,但是可以学习,红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人们去学习继承、发扬光大。
附记:
1.本次自驾游从雅安出发,经宝兴过夹金山,再到小金猛固桥转到四姑娘山,总行程260公里,历时6个小时。
2.夹金山“夹金”二字,源自清乾隆年间的“甲金达”,即藏语“夹几”的音译,意为“弯曲之路”;另有一说:夹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语称为"甲几",意为“很高很陡”。
3.夹金山脉是青衣江水系与大渡河水系的分水岭。
4.青衣江是大渡河支流,发源于宝兴县境内邛崃山脉南段蜀西营(4930米)南边的向阳坪垭口(4180米)西南海拔约3201米处,最上源称三道坪沟。青衣江在乐山市先后汇入大渡河和岷江。
5.宝兴熊猫古镇建设始于2012年,在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强烈地震中受损严重,2022年6月1日又经历了芦山6.1级及宝兴4.5级地震,震后都积极开展了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