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王屋山

(2023-05-02 09:56:38)
标签:

王屋山

阳台宫

愚公村

游记

分类: 旅游自驾
王屋山,一个只要听过《愚公移山》故事的人就一定知道的山,他与太行山相提并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王屋山,一个不在三山五岳之列、不入现代十大名山之册的山,却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王屋山,一个小众的旅游景点,不在各大旅行社榜单中,却是我立志一定要登顶的心中大山。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境内,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坐北朝南,地势优越,有一条高速从山下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当年从中条山返程曾从山下路过,被其高大的山形所迷,便有了以后一定要来此一游之念。
兔年之春,清明刚过,是个出游的好时节,人们憋了三年的旅游热情开始加速释放,各大热门景区人满加车满,猜想王屋山还不至于如此拥挤,决定错峰错时上山登顶一游。
驱车千里迢迢赶到王屋山,从王屋山服务区出口下了高速,有条路况不错的公路可直达山下。查看地图时发现:菏宝高速G3511、国道G327、县道X010与乡道Y003四个级别的公路在当地成三横一竖布局,正好在山门口构成一个大大的“王”字,有点意思。
沿“三横一竖”中一竖到头是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有个很大的停车场,进山的游客需在此换乘交通车上山。

王屋山景区
游王屋山

当日进山的游客果真不多,交通车不紧不慢地发着车。趁着艳阳高照,第一目标先登顶。景区大山里建有“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搞得挺宽挺好,不知有多少人是选择步道上山的,反正我没时间也没体力从山下一直爬到山顶,老老实实乘索道到了山上。索道上站建在一座小山峰旁,去王屋山顶峰还有一段路。下了索道先爬上峰顶,这里是观看整个王屋山顶峰的好地方。

遥望王屋山顶峰
游王屋山

索道站所在的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索道站山顶凉亭
游王屋山

王屋山主峰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王屋山为何叫王屋山,古人云:一谓“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一谓“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山上有没有这个洞呢?没见景区有介绍,倒是山顶远远看去真有点像屋顶,坡陡顶尖的,所以第二种说法似乎更可信点。
从索道站的峰顶下行,经过山坳间再登顶,这是个出汗的过程。接近山顶处有一处可以休息的平地,建有钟亭、宫观和一条小小的商业街,别看没几个游客,居然还有在此做法事的。

明月台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清风台
游王屋山

山上道观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商业街
游王屋山

王屋山绝顶海拔1715.7米,相传轩辕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在此设坛祈天实现民族大融合,从此开启中华5000年文明史,名曰"天坛"。天坛顶上是个平台,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南天门,看起来就是有年头的,旁边高大的建筑是“众仙宫”,显然是新建的,年代不久。众仙宫为三层楼阁建筑,供奉的是轩辕黄帝和三清众仙。游客可以上去,在顶层观看四周,视野极好,只可惜多年没猖狂的沙尘暴此时正在十几个省肆虐,天坛顶上虽艳阳高照,周围的山却蒙着沙尘,看远景一片灰蒙蒙的。看北边的灵山上隐隐约约有三个并排的洞,据介绍是被古代道教称谓“天下第一洞天”的王母洞,但洞的大小似不足以“如王者之宫”。
相传王屋山为老子李耳长期隐居悟道的地方,研究表明:老子出生在鹿邑,做官在洛阳,著书在函谷关,而隐居悟道则在王屋山。众仙宫崖下有个老子祠和老君池,在山下还有一株参天银杏树,据说是老子亲手种植的。

南天门
游王屋山

众仙宫
游王屋山

天坛台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王母洞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后崖处的老子祠
游王屋山

老子祠
游王屋山

老君池
游王屋山

山上看山景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占山的猴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王屋山景区内药王殿颇多,山上山下都有,大概与医学家孙思邈不无关系,孙思邈被称为我国“药王”,晚年结庐于王屋山翠微庵,采药行医,济世救人,直至仙逝于此。在地质公园广场对面的药王殿前就立有一尊孙思邈塑像。

药王殿与孙思邈塑像
游王屋山

山上的药王殿
游王屋山

山下的药王殿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从山上下来,趁天色尚早,沿步道走到下一个景点,此处有眼泉,人说其泉水终年不断,故称为“不老泉”。近前细看,泉水细流不断,却水量太小,联想到所住客栈里提供的瓶装“不老泉”水,不知是如何收集成一瓶一瓶的。
离不老泉不远就是那株老子亲手栽种的古银杏树,据称已有2500多年了,相邻的还有一座老母殿。此地环境优美,植被茂盛,绿荫葱葱,大路旁有店铺,休息游玩皆相宜。不仅此处,整个景区已于2006年申请为世界地质公园,其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珍稀动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天坛神路和看山庙
游王屋山

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碑
游王屋山

紫微宫(关闭)
游王屋山

古银杏树
游王屋山

不老泉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老母殿
游王屋山

王屋山山下的阳台宫也是一处古迹,不在景区检票范围内,自驾车可直接开到宫台下的停车场。
阳台宫为王屋山三宫(阳台宫、紫微宫、清虚宫)之一,全称“大阳台万寿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现存大罗三境殿、玉皇阁等古建筑,院内还有千年娑罗树和古柏,其枝叶仍十分繁茂。印象最深刻的是大罗三境殿和玉皇阁两座建筑的石柱,通体雕刻精美图案,忍不住拍了几张特写。事后方知这些竟是河南仅有、全国少有的艺术珍品。

阳台宫
游王屋山

大罗三境殿
游王屋山

玉皇阁
游王屋山

石柱雕刻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千年娑罗树
游王屋山

古柏
游王屋山

长生殿遗址
游王屋山

王屋山不仅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他还有个精神主题——愚公移山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激励着中国人民去实现四个现代化,去实现中国梦。古老的寓言故事也激发出当地人们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里建有愚公故居,有中华愚公村,有愚公谷,有愚公井,更有一个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和一个愚公移山精神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不知为何,这时竟想到:寓言故事中不是说感动了上天把王屋山和太行山两座山都搬走了吗,怎么愚公还住在王屋山下?呵呵。

愚公移山雕塑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愚公故居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中华愚公村
游王屋山

愚公井
游王屋山

愚公谷
游王屋山

愚公村村史馆
游王屋山

智叟亭
游王屋山

王屋山的开发远不止愚公村,山下成规模的还有道境广场-王屋老街。
道境广场-王屋老街总占地面积挺大,从高大的第一洞天牌坊进入,一路经过天玑古井、神坛、正天门、轩辕殿等主建筑,大殿最后是司马承祯塑像。中轴线两旁还建有元君殿、文昌殿、祖师殿、愚公殿、财神殿、药王殿、钟楼、鼓楼等辅殿,显然都是些新建筑,周边的施工尚在进行中。

第一洞天牌坊
游王屋山

道境广场
游王屋山

神坛
游王屋山

正天门
游王屋山

元君殿
游王屋山

文昌殿
游王屋山

轩辕殿
游王屋山

上阳台帖与司马承祯塑像
游王屋山

王屋老街在道境广场西侧,是个仿古街,内容比较丰富,主要经营餐饮娱乐,其设计和建设都很精致,看起来很漂亮,很有古风古韵味道,只是太新了,没有历史文化积淀,作为游客娱乐休息的地方还是不错的。令人有点担心的是客源如何保证,毕竟地处大山里,离城市人口密集地远了点。

王屋老街全景
游王屋山

王屋老街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游王屋山

在王屋山景区待了两天,走了不少路,感受和体验总体都好过之前的预想,王屋山是一个值得好好游览和玩乐的景区。
游完王屋山,即日就要返回从小长大的江苏盐城了,那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山的地级市,所有的大自然风景都是平面的:田地、河塘、湖荡、滩涂、海洋…,任何高出地面的无机物体都是人工的。中学母校校园里有一座当地著名的“共青山”,那是当年的师生用河泥堆起的山,其中也有我捧上去的泥和汗水,虽然只有7米高,却是几代校友最深刻、最难忘的共同记忆。想到盐城要是有座真正的山该多美啊,不由地脑中冒出一个新的愚公移山故事:
一个盐城人来到王屋山游玩,临别前到愚公家告别,见愚公带着子孙们还在挖山不止,顾不上与人多唠嗑,就顺道再看望看望智叟,智叟正背着手立在凉亭里看愚公挖山,一见盐城人便急着说:你赶快回那个没山的地方去吧,腾点地方,愚公要把山移到那去。那人听了开心极了,立即急急忙忙地赶回盐城腾地方去了。然而,盐城至今还是没有山,因为人们一直不知道该腾出哪个地方才好。
那么,盐城的朋友们,你们说愚公该把山移到盐城哪块呢?

智叟在看愚公挖山
游王屋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