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2017-07-07 00:30:15)
标签:

杂谈

分类: 静安区
静安  华山路229—285弄
  大胜胡同(德拉蒙德共建  杨振宁旧居)   建于1927-1936年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99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大胜胡同(华山路229—285弄)沿华山路街景

大胜胡同,始建于1912年,为上海著名的大型里弄住宅群,有三层朝南向砖木结构房屋116幢,另有汽车间21间,外墙为拉毛饰面;窗口等部位镶拼清水红砖边饰,为装饰艺术派手法。

 经过24年建成。始建于1912年的大胜胡同和现在的小区建设相同,一期、二期、经过24年N期的建设于1936年才算全部完成,当然中间穿插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建建停停。

 

 

      闹中取静,氛围平和当初的大胜胡同是建筑在万国墓地南边的安静区域,环境优雅。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里尽管与繁华的静安寺商业区仅一街之隔,却仍然闹中取静,氛围平和。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99

教会投资房地产上海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教会就开始投资上海,三十七年后的1880年,天主教会的北京普爱堂的神父德拉蒙德起初委托别人试探性地在上海购置了少量地产后。感觉有利可图就设立了专职商业机构扩大房地产的直接经营。大胜胡同投资商之一的德拉蒙德是北京来的天主教神父。

 

 

北方的胡同和上海的大胜胡同当初给小区取名可称奇葩,七百多年前元人抄袭汉朝的25户为一个弄里的称呼在北京用自己的语言叫胡同,而大胜胡同则因投资商之一、大胜胡同建筑设计者——神父德拉蒙德,是北京来的天主教神父,故标新立异取名为大胜胡同。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大胜胡同内景

装饰艺术派。大胜胡同外墙为拉毛饰面,窗口、壁炉烟囱、山墙等部位都镶拼装饰清水红砖边饰,为装饰艺术派手法。

       百年历史沧桑。大胜胡同经历了从老上海法租界的高级住宅区到现在的普通居住区的历史变迁,已有一百多年。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大胜胡同内景

     上海最著名的大型里弄大胜胡同的所有单元都配置了抽水马桶和管道煤气。建筑为3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总共16,766平方米,是上海最著名的大型里弄住宅群之一。

      高档小区。大胜胡同里的许多人家都和上海其他高档小区一样,基本都有钢琴,异国风情浓烈。由于它的胡同命名,早年还吸引了不少在上海的北方籍居民在这里以高价买房居住。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  杨振宁旧居(大胜胡同-华山路285弄35号)

   物理学家杨振宁曾在大胜胡同居住过。杨振宁离开家乡上海后,他的父母和弟弟妹妹依旧住在大胜胡同里。1964年,杨振宁和父母再次在香港见面。

后来,杨振宁的父亲因病住进了距离大胜胡同约100米的华山医院,杨振宁的母亲端着煮好的一锅鸡汤或是肉汤以及一些水果和日常用品穿过马路到乌鲁木齐中路华山路口的华山医院去探望老伴。从大胜胡同到华山医院没有公交车通往那里,人们看到提着重物的老人家常常会到弄堂口叫上一辆三轮车去医院。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华山路263弄6号,神父德拉蒙德住宅大门口,现农场局

       大胜胡同投资人、北京神父德拉蒙德在大胜胡同中,华山路263弄6号,现为农场局的建筑,是一幢豪华的英国古典式花园住宅,原系大胜胡同投资人、北京神父德拉蒙德自己的的住宅。神父德拉蒙德原是北京普爱堂神父。

        上海普爱堂1928年迁入现址上海普爱堂本身最初设在法租界霞飞路(淮海中路)622弄7号,1928年迁入海格路241弄(大胜胡同)7号(即现址华山路263弄6号)。

       为传教事业,经营房地产普爱堂是天主教圣母圣心会曾经在中国天津、上海等城市所设立的办事处(俗称帐房),神甫以比利时籍居多。1865年,圣母圣心会进入内蒙古地区传教,建立了诸多教区。为支持传教事业,在天津、上海等通商口岸设立办事处,经营房地产业。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华山路263弄6号,神父德拉蒙德住宅   老照片

 

 

这是一幢英国古典式花园住宅,建于1930年,假三层楼,造型别致,装饰细腻,宅前有大花园。建筑为双坡复式折线型屋顶,上覆红色平瓦。南侧屋顶置对券式老虎窗,两端设一对断檐三角形山墙,有中国传统式的封檐板,中间还置一巴洛克风格的拱形山墙。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神父德拉蒙德住宅    现照片

这位神父也许是一位迷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它不但把中国传统装饰的重要构件融入住宅的室内装饰之中,而且花园的造型也颇有中国园林的神韵。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对比神父德拉蒙德住宅新老照片, 原来屋顶上的壁炉烟囱消失了

这幢住宅立面最夺人眼球的是它的入口处,其南向正立面有一个与二层屋檐等高的方形古典门廊。这个门廊有上下两层,由16根基础为方形的柱式和一座女儿墙组成。正门上方,有一个窟窿的藻井,内有精雕细琢的彩色图案,带有罗马风格,宅前设一座很有气派的双抱砖砌石阶楼梯,石阶扶手为配有底座的圆球形。

      附记:毗邻大胜胡同的阮玲玉的故居
      在完成了华山路第一个景点北端的静安寺拍照后,就往南,在静安寺与大胜胡之间,原本有两处阮玲玉旧居。当我反复寻找后方知,阮玲玉旧居地块早已拆除,改为了现静安公园。虽然遗迹不存,但阮玲玉在那里的人生转折的故事,依然镌刻在上海的历史之中。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唐季珊当时在东南亚是一个做茶叶生意的富商,是阮玲玉拍片的电影制片厂——联华公司的一个大股东。他先后和三位明星有纠葛,她们是张织云、阮玲玉、梁赛珍。

 大多数人只知道新闸路沁园村是一代影星阮玲玉的故居,却不一定知道阮玲玉原先就与张达民 阮玲玉的第一个男人叫张达民,是他母亲以前做佣人的时候那个大户人家的四少爷),住在毗邻大胜胡同的华山路127弄22号里。

也是居住在这里时她认识了风流倜傥的唐季珊,在他强大的爱情攻势下,仅结识三个月,痴情的阮玲玉就草率地作出了与唐季珊同居的决定,于1933年搬出了22号,租下了附近的华山路147弄21号,带着母亲和养女住了进去,在里面与最终葬送了她一生的唐季珊生活在一起。

1933年8月阮玲玉和唐季珊搬入了新闸路沁园村。1935年3月8日阮玲玉在上海新闸路沁园村住宅服安眠药自杀。请点击以下我博文之链接:

 

静安区新闸路1124弄9号沁园村 阮玲玉故居 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阮玲玉出殡场景。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

    按语:华山路229—285弄的大胜胡同, 究竟是属于静安区还是徐汇区, 请知情者赐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