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山路大胜胡同

标签:
杂谈 |
分类: 静安区 |
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大胜胡同,始建于1912年,为上海著名的大型里弄住宅群,有三层朝南向砖木结构房屋116幢,另有汽车间21间,外墙为拉毛饰面;窗口等部位镶拼清水红砖边饰,为装饰艺术派手法。
教会投资房地产。上海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教会就开始投资上海,三十七年后的1880年,天主教会的北京普爱堂的神父德拉蒙德起初委托别人试探性地在上海购置了少量地产后。感觉有利可图就设立了专职商业机构扩大房地产的直接经营。大胜胡同投资商之一的德拉蒙德是北京来的天主教神父。
北方的胡同和上海的大胜胡同。当初给小区取名可称奇葩,七百多年前元人抄袭汉朝的25户为一个弄里的称呼在北京用自己的语言叫胡同,而大胜胡同则因投资商之一、大胜胡同建筑设计者——神父德拉蒙德,是北京来的天主教神父,故标新立异取名为大胜胡同。

装饰艺术派。大胜胡同外墙为拉毛饰面,窗口、壁炉烟囱、山墙等部位都镶拼装饰清水红砖边饰,为装饰艺术派手法。

后来,杨振宁的父亲因病住进了距离大胜胡同约100米的华山医院,杨振宁的母亲端着煮好的一锅鸡汤或是肉汤以及一些水果和日常用品穿过马路到乌鲁木齐中路华山路口的华山医院去探望老伴。从大胜胡同到华山医院没有公交车通往那里,人们看到提着重物的老人家常常会到弄堂口叫上一辆三轮车去医院。

↑ 华山路263弄6号,神父德拉蒙德住宅大门口,现农场局

↑
华山路263弄6号,神父德拉蒙德住宅
这是一幢英国古典式花园住宅,建于1930年,假三层楼,造型别致,装饰细腻,宅前有大花园。建筑为双坡复式折线型屋顶,上覆红色平瓦。南侧屋顶置对券式老虎窗,两端设一对断檐三角形山墙,有中国传统式的封檐板,中间还置一巴洛克风格的拱形山墙。

这位神父也许是一位迷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它不但把中国传统装饰的重要构件融入住宅的室内装饰之中,而且花园的造型也颇有中国园林的神韵。

这幢住宅立面最夺人眼球的是它的入口处,其南向正立面有一个与二层屋檐等高的方形古典门廊。这个门廊有上下两层,由16根基础为方形的柱式和一座女儿墙组成。正门上方,有一个窟窿的藻井,内有精雕细琢的彩色图案,带有罗马风格,宅前设一座很有气派的双抱砖砌石阶楼梯,石阶扶手为配有底座的圆球形。

也是居住在这里时她认识了风流倜傥的唐季珊,在他强大的爱情攻势下,仅结识三个月,痴情的阮玲玉就草率地作出了与唐季珊同居的决定,于1933年搬出了22号,租下了附近的华山路147弄21号,带着母亲和养女住了进去,在里面与最终葬送了她一生的唐季珊生活在一起。
1933年8月阮玲玉和唐季珊搬入了新闸路沁园村。1935年3月8日阮玲玉在上海新闸路沁园村住宅服安眠药自杀。请点击以下我博文之链接:
静安区新闸路1124弄9号沁园村 阮玲玉故居
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 阮玲玉出殡场景。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