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 华山路303弄16号
“北大之父”蔡元培 在上海最后寓所
1984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华山路303弄弄口右侧,蔡元培先生头像的浮雕
华山路上303弄闹中取静,弄堂口上方有着黑色雕花烫金的“蔡元培故居”几个字,文管部门在弄口右侧的墙壁上特别制作了一个印有蔡元培先生头像的浮雕。进入弄内,一路还有箭头指示,让人很顺利地找到16号的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1868年(戊辰年)1月11日-1940年(庚辰年)3月5日
蔡元培,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19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19年蔡元培被迫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以后,由于他的声望和影响,先后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和中央研究院院长。
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点击详情:蔡元培生平
↑
蔡元培故居现为蔡元培故居陈列馆(故居大门口)
寻常巷陌里的故居。华山路303弄16号是蔡元培先生晚年在上海最后的住所,不是临街式建筑,而是不露声色地藏在寻常巷陌里的那种。建筑风格与弄内的其他房屋毫无二致。这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蔡元培故居。
↑
蔡元培故居外貌,一幢三层英式花园洋房
蔡元培先生只是租住其中。故居建设面积526平方米,花园面积671平方米,系蔡元培先生前租住,房地产的原产权人经辗转买卖,最终由挂名美商的溢中地产公司盛泮澄(晚清大官僚盛宣怀的第三子)用他的名义为孔祥熙购置,蔡元培先生只是租住其中。
49年后由人民政府代管.继续归蔡元培先生亲属居住使用。直至1988年蔡元培的小女儿去世止,一直是蔡元培家人的寓所。
↑蔡元培故居外貌,一幢三层英式花园洋房
移居香港前的大陆最后寓所
。蔡元培于1937年10月从愚园路迁居此地。仅住了一个多月就于11月27日移居香港养病。一个月后,第三任夫人携子女也到了香港。1940年3月,蔡元培病逝于香港。
↑蔡元培故居外貌,一幢三层英式花园洋房
终其一生没有自己的住宅。因抗战爆发,蔡元培在此只居住了一个月左右。在这里,他在此度过了70岁生日。这也是蔡元培离开大陆,赴港养病前的最后一处住所,
蔡先生一生两袖清风,其在沪生活了16年,时先后居住过的凤阳路登贤里、武定路鸿庆里、昇平街、静安别墅、愚园路等地均为租赁,终其一生没有自己的住宅。
↑蔡元培故居1984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之石碑
蔡元培共有四处故居。蔡元培故居是中国专门介绍蔡元培一生事迹的名人纪念馆。蔡元培故居有:绍兴故居、杭州故居、上海故居和北京故居四处。
绍兴故居已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故居于1984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亦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蔡元培故居);北京故居于1985年10月,东城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进入蔡元培故居大门内的建筑外貌
其实这幢三层英式花园洋房,并非蔡先生自己购买的居所,蔡先生一生并未置购房产,实践其“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的理想。
↑进入蔡元培故居大门内的建筑外貌
1940年蔡元培过世后,他家逐渐败落直至生活与居住都成难处。直到49年后,上海市市政府了解知道这些情况后,作出决定。特批此幢房屋供蔡元培子孙后代永久居住为止。
↑
出了小楼右拐,有个花园,小径一弯,草坪一片,四周树木蓊郁
↑ 蔡元培故居陈列馆内景
现一楼辟为故居陈列馆,陈设基本保持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样。陈列馆建筑面积210平方米。二楼为客厅和藏书室,收藏着蔡元培生前的部分书籍,来往信件等。
↑
蔡元培故居陈列馆内景
展览分为三大部分:一、“从刻苦攻读到教育救国”;二、“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三、“志在民族革命,醒在民主自由”。同时还展示了他生前使用过的打字机、行李箱等文物。
↑
住宅的南面是一个很大的花园
↑
花园,小径,山石、草坪,四周树木蓊郁
↑
1931年6月25日,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蔡元培主持了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落成典礼并出任馆长
蔡元培先生孤独地与杂草相伴30多年无人问津。蔡元培先生因战乱和其他原因未能安葬于故乡,葬于此坟场西南角山坡“资”字号地段。因很久未有人提及和护理,余光中先生(文学家、诗人、散文家)寻找到墓碑时,整个坟墓淹没在杂草丛中很难发现,面对当时的此情此景,余光中先生悲愤不已…………
在余光中先生的呼吁下,此后才有人前去祭拜,也就是说蔡元培先生孤独的与杂草相伴30多年无人问津。70年代末,北京大学在香港的校友会也许处于社会舆论的压力,终于筹资重新修葺他们老校长蔡元培的墓地,只是将墓碑换成花莲出产的青麻石,但至今都没有蔡元培的遗像或雕像。
既然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又何以致30年与杂草相伴无人问津?
请点击:淹没在香港杂草丛中的蔡元培之墓
↑ 蔡元培墓位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
蔡元培逝世后,灵柩暂厝于香港东华义庄殡舍,同年安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这是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墓园。由著名词学家叶恭绰刻书“蔡孑民先生之墓”的小石碑,已在27年前重修换成了墨绿色大理石的墓碑,但仍显得朴素,一如先生一生的言行与追求。
蔡元培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生病后无钱请大夫,常常苦熬支撑。蔡元培曾任国府委员、司法部长、教育总长、中研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等多重职务,可谓“位高权重”。可如此伟大的一位人物竟然也会贫困交加。蔡元培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生病后无钱请大夫,常常苦熬支撑。
溘然长逝。1940年3月3日晨,蔡元培起床后刚走到浴室,忽然口吐鲜血跌倒在地,继之昏厥过去。两天后,医治无效,溘然长逝。蔡元培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且欠下医院千余元医药费,就连入殓时的衣衾棺木,都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现代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代筹,其清贫叫人落泪。
↑
2002年12月8日正式开放,蔡元培故居陈列物品,全部是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物
按语:不知蔡元培先生何时能魂归故里?窃以为,让先生魂归故里,
比投资修建先生的故居, 更有意义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