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2022-03-24 23:57:08)
标签:

转载

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此文博中首次公开发表)

文/寻吟子

  婺源建县于唐,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1936年,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蒋介石委员长坐镇南昌剿共,为方便围剿赣东北红军,将处于皖、浙、赣三省交汇之点的婺源从安徽划入江西,同时又把处于鄂、赣、皖三省交汇之点的九江德化县从秦汉以来的浔阳江州划入湖北黄梅县。1947年,著述2000万字的大学者胡适从驻美大使任上回国,强烈的故乡文化情结使这位徽州绩溪出生的留美博士发起声势浩大的“婺源返皖”运动。最终徽州收回婺源,恢复古徽州大文化圈。划归湖北黄梅县的九江德化县也一直闹着“归赣复籍”运动,笔者故乡曾见许多大幅标语:归赣复籍,井冈山儿女要求回到井冈山。文革中直访国家内务部,讨要划归九江说法。1949年,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湖北武穴、江西湖口、安徽宿松一带强渡长江,为了加强解放区的管理和建设,又将婺源重新划入江西,九江德化县并入湖北黄梅未作变动。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美丽的婺源,徽文化的风格

   行政区域的划分变化,只能从政治、军事、经济领域进行区域管理,却切不断千年地域文化的绵厚蕴藏。徽文化自南宋以来的繁荣昌盛既来自千千万万寒窗苦读的读书士子,还来自“十户之内,商之家三”的众多从事流通领域事业的商家。强大的徽商帮在全国各地经商盈利之中、文化帮取得功名之后最大的事情就是光耀门楣,体现在住宅的扩建。鹜源县山明水秀,一条清澈见底的宽宽婺水贯穿全县。婺水两岸,村镇星罗棋布,白墙青瓦、斗方骑墙,一展古徽建筑文化光彩。今日33万人口的婺源县从县城至乡村,无论是一层平房,还是三层、四层楼房,墙体一律雪白,山墙歇肩斗方,青瓦鱼鳞连片,成为赣东北建筑风格区分于其他区域的显著标志。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550位进士出于数万人的江南小县

   无论从远古到两宋,从宋、元、明、清到今日改革开放的现代,就人口数量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婺源都只能算小县份。然而自宋至清,这个不足十万人口的小县却出过550名进士、2665名官宦。用现代语言诠释,就是担任县处级以上干部达2600多人。并且著述颇丰,出版物总量达1275部,做官为宦的平均两人之中即有一人能著书立说,被大清才子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选入书籍即有172部。须知《四库全书》是几千名编辑军团搜集当时全国所存全部书籍七、八万部编成,而淘汰焚毁的书籍占入编书籍同等份量。婺源一个人口小县即被纳入近两百部藏书,无论从质量和数量来说,堪称文化大县了。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人杰地灵,理学大师朱熹故乡

   最具代表性的南宋理学家朱熹是婺源文化代表第一人,以理学学识后来居上,进入孔庙十二哲之列,受祭千秋香火。朱熹别号紫阳,至今婺源县城仍称紫阳镇。造龙骨水车提水抗旱的科学家齐彦槐是清嘉庆、道光年间有名的“父子进士”、“叔侄进士”家庭优秀代表。精通天文、地理、历法、交通、水利、机械制造,被钦差大臣林则徐称其发明“有益于农田水利”、庶民百姓歌颂为“齐青天”。而清末五品顶戴、地厅级别待遇的工科进士第一名詹天佑,由于在津榆、津芦、京张等铁路建设中的许多发明建树被朝野中外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环境优美,湖光山色
    森林复盖率达82%,湖泊、河流、溶洞极尽湖光山色,恢弘气势。墙体斑驳的官邸、老宅遍布城乡,一个近3000平方公里的县域如同一座生态优美、文化厚重的大公园。这座大公园拥有江湾、卧龙谷、灵岩洞三个国家4A级景区,李坑、汪口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9个省级民俗文化村。婺源堪称历史厚重、风格隽永、生态均衡的旅游强县。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村庄依水而建,石桥相连

    建于南宋初年的李坑村是婺源最典型的明清官邸村落。整个村落依水而建,而这条江南水乡之水长不到两公里、宽仅为三米,地地道道的一条人工渠道而已。我们祖孙三代六人乘一只小竹筏漂行十分钟左右即上岸步行,村街之中石拱桥、木板桥,桥连桥、洞连洞,无桥两岸街店不能通行光顾。店铺经营木雕、石雕、根雕产品为主,兼有农家菜馆,最多的店铺是称为“自产自销”的龙尾砚文具店。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盛产木雕、石雕、根雕,图为石雕龙尾砚

   在参差不齐、破败陈旧、飞檐翘角“尚书第”、“都谏第”、“司马第”、“大夫第”等堪称“危房”建筑中,我在一临街“大夫第”府邸前逗留良久。“大夫第”在古街高耸两层,砖墙门窗雕刻精细,工艺精湛。堂屋之内有回形天井,天井之上是回形楼台。大门两侧立紫檀白玉精制联匾,联曰:喜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宅生辉。厅堂悬“春蔼堂”横额。除“春蔼堂”有春风和蔼之文气,联的意义实在是土财主的愿望。“大夫第”主人李文进,是从五品的奉直大夫,副厅级待遇。在八国联军虎视中华、蹂躏京畿的咸丰年代,从联义上联想历史背景,我很怀疑这位副厅级官员在清末国难之日作过财赋重大贡献,才获此厅官荣耀。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宋、元、明、清吏部在册官员2665
    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宋、元、明、清千年之间,一个几万人的小县文明传承,经过严格的乡试、省考、殿试筛选出来的550名进士和吏部任命的2665名政府官员不可能统统是用银子捐来。李坑村的林木、土地出产量不大,除十之有三出外经商者外,只能像现代湖北蕲春“教授街”一样,门对门、户对户地读书比拼,你中进士,我点翰林,只能比你强,不能比你弱。也像湖北“将军县”一样,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四个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就有一个是红安籍,不出将军才怪呢!近代婺源后起之秀詹天佑12岁入美国耶鲁大学,就读土木工程系,归国后就是以五品军功获得顶戴,自然铁路业绩是他的盖世功勋。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晚清中国铁路之父、五品顶戴詹天佑宗祠

    参观了李坑、汪口两个国家级民俗文化村后,我们又来到名扬中外的4A级旅游景区江湾镇。江湾是前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祖籍地,通往江湾的公路建有雄伟牌楼,牌楼上金色“江湾”二字,出自江主席手笔。江湾紧傍婺水,取婺江之弯为名。婺水是上世纪70年代《闪闪的红星》电影拍摄“小小竹排江中流”的取景地,开放后的三十年,一只只小小竹排仍在江中漂流,只是竹排上乘坐的都是慕名前来赏景观光的中外游客,而不是当年舞篙弄枪的潘冬子——祝新运了。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婺江-《闪闪的红星》“小小竹排江中流”拍摄地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数十部影视剧拍摄地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江湾镇萧江宗祠
    江湾镇建筑和婺源全县一样,多为二、三层楼房。婺水东岸,一排白色墙体倒映江中,清清江水里出现一段白晃晃的江面,而更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是镇内萧江宗祠。萧江宗祠其祖上追西汉开国丞相萧何、南北朝时期梁朝开国皇帝萧衍。1500年前齐、梁两朝皇帝都姓萧,梁朝建国55年即灭于陈。萧江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六年,位居婺源四大古建之首。中轴歇山、三进大殿的一进大门两侧,一副由程安东居士撰文并书的对联吸引我抄录了全文。上联:一龙临江千秋盘胜地,下联:双马回首万代降英才。联中一龙应指梁高祖萧衍,双马回首大约喻“萧何月下追韩信”中追回韩信拜将兴汉故事。皇宫式五凤楼内高悬“永思堂”三个镏金大字,寓意为萧江子孙应饮水思源、不忘始祖创业之艰。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萧江宗祠三进大殿  永思堂

   萧江宗祠三进大殿均为纯砖木结构,2003年建成。现代古建多以水泥钢筋代替木料,纯木建筑殿堂十分罕见。大殿四排立柱,每排八根。32根立柱加上28根横梁托起沉重的琉璃瓦殿顶。如此重负木柱都须两人方可合抱,横梁亦是半米直径,是我遍游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参观过无数古建中唯一所见的现代木建宫殿。据说这些竖柱横梁均来自海外炎黄子孙的捐献。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文化部授予的“国家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婺源是文化部授予的“国家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态之美是无山不绿、无水不清,自古以来的山水之乡又加上茶叶之乡美名。众多巍峨气派的官宅民居向世界炫耀着数以千计的古代知识分子学识和身价,又赢来书乡雅号。因此婺源在皖、浙、赣三边之地独一无二、大出风头地享有书乡、山乡、水乡、茶乡四乡美誉。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琵琶行》长诗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浮梁,即为婺源之西邻县。焉知1300年前南下浮梁买茶商客,不入东南“婺源毛尖”茶市?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古镇

   自然与人居的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的完美结合是婺源今日成为“中国十大最美的乡村古镇”踏青去处的必然,也是从上世纪《闪闪的红星》到近年《天地英雄》等数十部震撼国内外数十亿心灵的影视大片编导选择的天然拍摄基地。时光流转不改山河本色,历史演变折射出人文光彩。座座青山之上的浓郁茶香、株株冠荫如盖的千年古樟、块块青石铺成的古老驿道,村村“三雕”精美的古建筑群落正以古朴之风、厚重之文、秀美之身、博大之怀迎接着千千万万的远方来客。

[转载]地域文化的品牌——婺源
作者在速记婺源千古人文、自然风光
吟古绝一首束笔:
白墙青瓦舍,流水小桥窄;
秋山倒碧峰,李坑多颜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