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书评:一位奇女子的浅唱低吟

(2022-03-12 12:30:08)
标签:

转载

一位奇女子的浅唱低吟

——读《崔秀平诗词选》有感

黎燕
     

20153月中旬,我在新浪开博不久,与 “平常心”(网名,本名为崔秀平)不期而遇。她热情有加,不仅有访必回,细致地逐篇通读我素面朝天的博文,还不惜花费时间,认真地写出评论(而她自己的博园,却取消了评论栏目)。这,使我深受感动与震撼。在虚假泛滥,敷衍成风的今天,她热诚待人,乐于付出,不求回报,春风般温暖的心性与做法,让我对当下与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于是,一颗经过修炼、涅槃、升华的平常心,在我眼前闪烁着金子的光泽。

遂感到,她应是一个有内在精神诉求,善于学习,注重修行,侠骨柔肠,超凡脱俗的奇女子。用坚守初心,上善若水,率真豁达,为“平常心”灵魂画像,并不为过。

性情豪爽洒脱,颇有女侠之风的她,日日磨砺的不是传统意义的剑术,而是自己的人格与学养,文学艺术创作的品位与技法。在风云际会,华山论剑中,她比的也不是如何叱咤风云,魔法无敌,而是其心晶莹,其情真挚,其文素朴,其言纯净。她以自己的赤子之心,傲然风骨,大襟怀、大视角、大气格而徒增魅力,气息若兰。

源自对文学艺术情有独钟,她酷爱散文、小说、诗歌、摄影创作如醉如痴。以铁棒磨成针的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向期许的一个又一个高地扎实登攀。

有志者事竟成!

在她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地努力下,加之原本就有的天赋,终于登上一个又一个峰峦,生命的枝头硕果盈香。

崔秀平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首诗词发表在《军休家园》杂志上;多首诗作发表于《天下诗网络》之《古诗鉴赏》与《古诗新韵鉴赏》以及《未央文学》《辽西诗刊》上;多篇散文、小说发表在蓝月亮文丛新书《追梦》《月下那片海》及《青岛好人》杂志上。其披星戴月创作的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岁月的记忆》在新浪连载发表,以其跌宕起伏,生动鲜活,有声有色,颇有人间烟火味儿,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了众多读者的热烈反响。

2016年6月,她的个人专集《崔秀平诗词选》,由现代出版社出版。6月底,这本弥散墨香的诗集,从青岛飞到了鞍山,成了我的案头书。

只为千里赠书的这份真情,即使我没有诗词修养,终是门外人,也要抒写自己的品读感念,权当是对其人其书的解读,以回馈之点滴。

 

《崔秀平诗词选》共收入580多首(阕)诗词,分为三个部分。即:田园放歌;春秋感怀;文朋唱和。

这本诗集,堪为奇女子浓墨重彩的人生册页。

实事求是地说,她涉猎诗词创作起步很晚,直到201312月份,才与之结缘。古典文学积淀本不厚实的她,一进入浓郁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古诗词艺苑,就被迷住了,以非同寻常的眷恋与勤奋,不畏坡陡路遥,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去,倾注满腔心血,日夜钻研切磋,从典籍中寻找方向,且不耻下问,拜师学艺,苦学苦吟,一发而不可收2014年的一天,她废寝忘食地写了11首《七绝》;还有一天,反复修改完善,精雕细刻,写了3首《七律》。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崔秀平呕心沥血地创作了2300多首(阕)诗词。入此集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是她优中选优的作品。

 

文如其人。

一个人的品格和智性,对文学作品的气质和分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田园生活,打工生涯,创作采风,结交良师益友,游历山川绿野,这些人生际遇及对生命本质的领悟、认知,拓展了崔秀平广接寰宇,雄浑恣肆的襟怀;宣泄了热血奔涌,铿锵激越的情志;铸就了温润峭拔,温暖芬芳的诗风。

的吟咏皆有感而发,与烟火人间血脉相连。无论记事,写景,状物;还是读书,赠友,抒怀,都源于自然,发自真心,扎根泥土,有情有味。在诗词技法上,注重烘托意境,清宁与奔放参差,质朴与素雅联袂;又不受旧法局限,囚禁诗意,多运用新韵。由此,既传承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魂,又融汇了当代文学的新潮,遂自成一家风格。其兰心蕙质,情深意笃,纯真清澈,均蕴含于字里行间,汩汩流淌于读者的心间。

她的诗词灵动飞扬,以阔远的情境与深邃的内涵取胜。诸如:

     离莒回眸廿六年,追寻往事似昨天;
直思我处围叠岭,犹记夫居绕稻田。
夏至缓坡推彩浪,秋来湖地锦涛掀;
曾经各自来回睹,脑里风光影印全。
(《七律·思莒》)

 

     飞碟下降进平湖。似葫芦,任漂浮。
      吓坏游鱼,赶快上征途。
      报告上级敌过境,时刻盼,把魔除。
      龙王知信笑声无。到长泸,问何如。
      立派精兵,研制绘蓝图。
      火箭助推回故里,仙会聚,谢群儒。
(《江城子·飞碟倾平湖》)

这样的诗句淋漓尽致地彰显初心的纯粹,闪烁真情的晶莹,澎湃气势的雄健。令人热血喷涌,于心潮激荡中,重拾一路追逐狂奔中,所丢弃的魂灵和信念。

   

田园诗,在这本诗集中占有大的分量。崔秀平清新隽永的诗吟,发端于岁月也无法改变的湛绿童心。

俄罗斯诗性散文大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说:“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里,没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作家。”对此,我的理解是,童年给予人的美好馈赠,使经风沐雨,饱受磨难的生命,多年以后,依然对凡俗的日常生活,周围的一切,有着诗意的感受与诗意的表达。这样的人,即使不是诗人或作家,至少有着诗人的情怀与气质。

崔秀平的童心未泯,诗作中浓郁的田园情结,就缘于此。

在跌宕起伏的命运中,能超然于物外,葆有纯真情怀,源自她的童年,是在沂蒙山一个小村子度过的。峰峦叠嶂,山清水秀的故乡,淙淙流淌着甘甜的泉水,生长着参天的古木,奇花异草遍地,深山里还有飞禽走兽。神奇迷人,锦绣旖旎的山村风情,晶莹湛绿的原生态,融入了她的血液与骨髓,在记忆的屏幕里清晰如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由此奔涌而来,成为她从事文学创作,抒写田园诗的精神源头。

与田园风光亲密无间,相依相傍,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喜爱自然的情愫。后来到第二故乡青岛之后,在郊区印刷厂拣字排版几年,又到照相馆工作过多年,还到多家工厂打过工。艰难困苦的拼搏中,年复一年地吸纳日月星辰的精华,获取中华文化的滋养,她的心性渐次抵达了老庄之道,做人做事皆自然率真。吟哦赋诗均发自肺腑,字里行间奔涌着不染纤尘,明亮芳菲的赤子之情。

      她对春天、繁花、彩蝶、老牛、翠湖等心仪有加,情真意切、缠绵婉约的诗韵,流淌于节奏感极强的平仄里。诸如:

     繁花带笑对骄阳,嫩蕊齐伸撒粉香;
      白鹭拧绳枝头立,红蝶纺线树间翔。
     七八阆苑丛中躲,五六华亭岭下藏;
     燕子穿行身染紫,耕牛卷土腿沾黄。
《七律·春意盎然》)

 

      河边柳绿燕群翔,对岸花开似海洋;
      老汉划舟桥下过,林边走过美娇娘。

      几里长河把柳牵,成群燕子越桃园;
      姑娘忘我昂头望,巨浪飞来傍小船。
”(《七绝.二首·湖岸风光》)

 

“回眸遥望小山村,荡白尘,雪狂奔。

杏李花开,柳线四方抡

燕过桃苑偷点彩,枝吐蕊,罩红云。

满坡请麦卷残云,岭穿云,帽全新。

风展宏图,炫目醉飞禽。

溪照山川容貌俊,连翘美,逗迎春。”(《江城子.·思昔莒地风光》)

 

滚动着露珠,流淌着绿色,飘溢着花香,萦绕着鸟鸣的诗作,将陶渊明田园诗的情境与韵致,摇曳在当代诗坛,犹如一幅幅淡雅清宁的山水画,洗礼着俗世浑浊的心灵,使人摆脱尘嚣的笼罩,灵魂遁入空灵、安静之地,便有现世安稳,人生静好的美感,油然而生。

 

情怀滚烫,阳光璀璨,汹涌着满满的正能量,是崔秀平浅唱低吟的又一特色。她多年生活在魅力城市青岛,由于爱好摄影,经常游走在海滨的大街小巷,快乐采集心仪的事物和风光,无间感受绿树繁花给予的精神润泽。因而继故乡之后,青岛给她的创作带来了不尽灵感。为此,她满怀激情,创作了不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阳光诗词。 这些作品,为她的田园诗增添了时代气息,同时彰显了大隐隐于市的气象与风采。请看: 

      “烟霞游荡绕楼阁,倒影湖中伴绿荷;
      朗日欢欣来照镜,流光溢彩染红鹅。”(《七绝·湖中染彩》)

 

      “群鸥起舞尽欢鸣,碧海扬波展笑容;
      会面鱼儿逐浪闹,交流丽鸟逗和风。
      游人往返常摇首,我个收足久定睛;
      满脑回环无二物,华光入目醉神经。”(《七律·在栈桥上醉漫步》)
 

     “蜿蜒栈道似牵绳,与岸服贴引碧松;
     炎季遮阳驱热气,寒时扫雪阻凉风。
     游人往返观黄海,我个徘徊望岛城;
     鸥鸟欢呼涛鼓掌,佳音悦耳伴君行。”(《七律·海边漫步》)

“岛城四月杜鹃开。道旁白,玉兰排。
      杏朵张扬,连翘紧相挨。
      桃李海棠齐斗艳,杨柳翠,绕华宅。
      居民仰望久发呆。燕飞来,鸟徘徊。
      蜂队奔忙,蝶舞荡红霾。
      风暖携香千里走,闻者醉,腿难抬。”(《江城子·岛城四月花争艳》)

 

古往今来的诗人,他们的心里,激荡着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对所有生命境况的关注与护佑。我们从屈原的《离骚》;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经典作品里,都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当代诗人海子也曾激情勃发地吟咏:“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 /今天的马/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富足拥有一生”(《幸福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由此,我们可以触摸到海子爱意葱茏,晶莹似雪,芬芳四溢的诗心。

崔秀平秉承并弘扬了这些情愫,她的诗歌里,既有对美丽家园的激情歌唱,也有对底层平民喜乐忧伤的切肤感受。她满心慈悲,关爱弱者的铿锵之韵,行云流水般涵盖于带着体温的吟哦里。

由于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深刻体验过包括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父母、大爷、叔叔大娘、婶子们、乡里相邻生活的不易,崔秀平与底层的劳动者,有着来自根系与骨血的相濡以沫。深情地关注,感同身受他们的苦痛焦灼,为他们代言发声,真切地表达他们的心愿与期许,是她植根于骨子里的,无法淡漠的使命感。譬如:

“农民锄地日当头,热气腾腾汗水流。

       细土飞扬亲脸面,白衣染色变黄绸。” (《七绝·农民锄地汗水流》)

 

      “日冒东山射彩针,田园荒岭被纹身;
      禾掀紫浪接天际,草卷红涛触远云。
      老太挥锄溪流挂,秋翁拽网汗珠抡;
      农民早起奔忙快,每日收工见月临。”(《七律·早出晚归》)

 

“运土搬砖总伴尘,流珠裹秽染湿襟。

棉衫晒透如生锈,布褲干透似长皴。

在外挣钱无自我,回家购物聚亲人。

常披甲胄无南北,苦辣酸甜品味深。”(《七律·农民工·披星戴土》)

 

      重情重义的崔秀平,以文会友,满腔热忱地寻找并珍爱精神上的亲人。她与诗友莫逆相知,灵犀呼应,在人情淡薄的当下,极为珍罕,成为新浪博园的一大风景。这在她的诗集的第三部分:文朋唱和里,有充分的表达与体现。例如:
      “一
      外面寒凉起大风,一时碧水都结冰;
      窗前小树繁枝翠,硕果鲜红似亮灯。
      

     
      绿叶迎阳向上生,石榴果大赛红灯;
     无私照亮前方路,快乐生活万代兴。”(七绝二首·读恩师老虎虎儿的《三世同堂石榴乐》有感)

      “诗中魅力把魂牵,纸上环眸赏雅篇;
    闭目推敲如醉酒,开心炼句似疯癫。
    春秋品味文中入,每日闻香墨里钻;
    自爱鸿书陪度日,钟情美律忘何年。”(《七律·诗说话
——次韵恩师流浪诗人依韵柳诗吟》)

 

     “你我全夸正日能,传播光热最公平;
      升空有意驱豺豹,落地无心怕狗熊。
      早起东山奔跑快,迟归西岳慢辞行;
      余辉散尽从没悔,染透祥云里外红。”(《七律·回赠博友正日平平先生》)


     “鲁地古来多圣贤,今朝网海睹新颜;
     诗词顿挫皆良语,歌赋铿锵尽善言。
     铁骨铮铮将鬼斥,柔肠百转把民怜;
     东西走过慈容绕,南北行来美誉环。”(《七律·鲁人牧川正义一腔
——平常心答谢好友鲁人牧川先生》)

 

      正如于向阳先生(网名海哥)在此诗集《序言》中,对崔秀平与诗友坦诚交集与唱和,并拓深到其诗词创作的灵魂,予以精当深邃地评论:“崔秀平是用诗词把好友的赞美、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嵌入平平仄仄的诗句中,并不容易。但崔秀平却乐于用这种形式去抒写生活,或许是因为那些诗意的句子给了她自己一种超越平凡生活的乐趣。在她的诗句中,总能看到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所以在这里应当说,要感谢崔秀平对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作出的贡献!感谢她对社会文明作出的贡献。”

为此,我也要感谢于向阳先生以高远的襟怀与视角,以丰厚的积淀与学养,对《崔秀平诗词选》抒写出的高屋建瓴,入骨入髓的序言。

       期待奇女子崔秀平在文学艺术创作的路上,向着远方那一片蔚蓝,飞得更高更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