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散文:开创我国自主生产牙轮钻的第一人杨世明

(2022-03-12 12:29:16)
标签:

转载

    开创我国自主生产牙轮钻的第一人杨世明

                                   黎燕

  

在鞍钢,有多少英模,以熠熠生辉的情怀与成就,抒写了生命的传奇乐章。鞍钢矿山的工程技术人员杨世明,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杨世明,1939年1月出生于湖南新化。1964年毕业于湖南冶金学院矿山机电专业,同年到鞍钢工作,历任大孤山铁矿技术员、矿研所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机械高级工程师。他一直从事矿山机械设备的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是中国第一台自己设计制造的高钻架“YZ—35型牙轮钻机”的第一设计完成人。1981年—1985年连续被评为鞍山市劳动模范,鞍山市优秀知识分子、学科带头人。1984年获辽宁省劳动模范的殊荣。1986年被评为鞍钢劳动模范、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198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有贡献的中靑年科技专家。全国六届人大代表。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荣获鞍钢纪念“‘鞍钢宪法’——感动鞍钢、功勋人物”银奖。1997年退休。2009年2月因病逝世,终年70岁。

70年代,杨世明承担“Ky—250型牙轮钻头”和“Ky—350型牙轮钻头”研究课题,经过他的努力,完成设计图纸,由矿山钻具厂试制成功。这两个项目科研项目的研制成功,生产出来适用于鞍山矿山中、硬和极硬岩用的牙轮钻头,解决了露天矿穿孔的技术难题。获冶金部科研三等奖。

 

结束从国外引进牙轮钻机是埋在杨世明心底的一个理想,早在国家立项以前,他就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当时,矿山所用的钻机全部由外国进口,由于外汇紧缺,备品备件满足不了需要,设备完好率和矿山生产受到严重制约。为了实现牙轮钻机国产化,在科技信息严重封锁、一无资料、二无图纸的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他昼夜兼程,辗转沈阳、北京等地的图书馆、科技图书馆查阅资料,将寻找到的一点点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回来后反复与进口钻机进行对照,精心研究,寻找突破点。

此后,在冶金部组织的牙轮钻机测绘工作中,领导安排他负责技术工作。他在测绘工作中认真刻苦,严谨细致。为了搞懂钻机的液压系统和滚动轴承的改代工作,他不辞辛苦,先后到山西、北京、瓦房店等地,虚心向有关专家和厂家请教,收集了大量资料,记录了钻机上所有滚动轴承的牌号、国名和厂家名,整理编印了一本有关牙轮钻机滚动轴承的改代手册。凡是与钻机有关的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辛苦,杨世明都满腔热忱,积极参与。心血凝聚成珠,多年的呕心沥血,杨世明基本掌握了国外钻机的性能、结构和技术水平。

 

这一天终于到来,1980年3月,杨世明承担了冶金部下达的“YZ—35型牙轮钻机”的研制课题。他作为设计的总负责人,面对着仿佛进入决战的态势,有一种壮士奔向战场的热血奔涌,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领导要求必须在10天之内拿出材料订货目录;在20天之内拿出设备订货目录;两个月拿出设计图纸。这些任务,在正常情况下,需半年才能完成。为了不辱使命,杨世明不分白天黑夜,分秒必争。白天中午从不休息。忙了一天,每晚还要至少工作到半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他在原来潜孔钻机试制成功的基础上,消化美制45—R钻机结构参数,画图、计算,还要带年轻的技术人员。一台重85吨的牙轮钻机,上千个零件,油路、气路等各个布局,都由他担纲主演,不仅形成整体,还要提出具体要求。二十多名设计人员,都要由他分配设计任务。事无巨细,总归一人。他和同事夜以继日地进行攻关,一再减少休息和睡眠时间,耗费大量心血画了4300张图纸,使设计取得突破进展。1981年10月的一天,老家突然发来电报,说他的老母亲突发脑溢血,让他速回长沙。为了研制工作顺利进展,杨世明,没有回去,只是忍着心痛给家里写了一封信,禀告实在是工作离不开。杨世明带领着设计组的人员,日夜苦战,终于在两个月内拿出了“YZ—35型牙轮钻机”样机的设计图纸,交给了衡阳冶金机械厂和长沙冶金研究院进行制造。

 

1982年4月,衡阳冶金机械厂完成“YZ—35型牙轮钻机”的组装工作,样机被运到了鞍钢矿山。由于超负荷劳作,杨世明患坐骨神经痛的病症越发严重,在行动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为了钻机早日获得成功,他顽强坚持上山,指导安装、调试工作。

经过半年的工业生产试验,我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台高钻架“YZ—35型牙轮钻机”,在参考国外其它类型钻机的新特点,总结国内多年来设计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于1982年11月就获得成功。经过冶金部鉴定,达到国外同类钻机水平,正式定型生产。这一成果,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这台钻机不但达到国外同类钻机水平,而且某些部位还优于国外同类钻机。它是我国大中型露天矿山的一种先进高效穿孔设备,强度高、刚度大,工作平稳可靠。其震动、噪音都比美国同类钻机小,全部满足国内Φ250孔径露天穿孔的需要,而且价格比同类进口钻机低。1985年,“YZ—35型牙轮钻机”生产26台,并出口到巴基斯坦。这一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质量金牌奖。截止1988年底,为国家节省投资8700万元,节省外汇2920万美元。“YZ—35型牙轮钻机”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及国家科学二等奖。

 

喜讯频传,1982年,杨世明负责设计的“HY—28/2.8型滑片式空压机”研发成功。“HY—28/2.8型滑片式空压机”为YZ—35钻机主要配套设备,满足了国内需要,不再进口整机和零部件。

1989年,杨世明负责研制“YZ—55型牙轮钻机”再传喜讯,取得成功。作为露天矿三大主体设备之一,参与“千万吨级矿山成套设备研制”一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YZ—55型牙轮钻机”研制成功的第一年,就创价值780万元,创利税140万元,为国家节省外汇750万美元。同时,他为我国引进的5台50R型钻机提供了国产化技术和备件,每年可节省钻孔费2万元。同时,结束了我国从国外引进同类产品的历史。

YZ—35型牙轮钻机”和“YZ—55型牙轮钻机”两大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了国内矿山穿孔效率,至今一直被国内各大露天矿山生产应用。国内矿山技术装备以最少的投入,顺利实现了升级换代,杨世明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0年,杨世明参加了“SPZ—120型水平钻机”的研制工作,1992年末,这一科研项目通过了冶金部鉴定。

杨世明耗费心血研究成功两种大型矿用牙轮钻机,结束了我国引进牙轮钻机的历史,为我国矿山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卓越的业绩与贡献,已嵌入鞍钢矿山的历史册页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