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包工头

(2023-01-03 10:17:14)
标签:

杂谈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包工头
                                                                样式雷建筑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包工头
                                                         雷氏家族第一代雷发达画像

      中国历史上就有最牛的包工头,你知道是谁吗?据悉在清代建筑史上,有一个神秘的建筑世家,在长达200多年的岁月里,持续为皇家主持设计和建造宫殿、城池、园林、祠庙、陵寝等浩大的建筑工程。在我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代建筑中,故宫、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等大约五分之一的建筑都是这个家族的杰作。竟然是他们的家族共八代人,包揽了清代皇家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就连风靡一时的盗墓笔记中,那栋最牛的辟邪楼也是出自他们之手。这个辉煌而又神秘的世家究竟谁呢?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样式雷”家族,皇家御用首席设计师“样式雷”。“雷”是这个家族的姓,在清代,内务府专门负责皇家建筑样式设计的机构叫作样式房。雷家因为建筑技艺高超,好几代人都被选为内务府样式房的掌案,所以后人就尊称雷家为“样式雷”了。
     在中国古建筑史学界,有这么一句话:江西九江永修八代“样式雷”,中国半部古建史。来自江西的“样式雷”家族。据《雷氏家谱》的记载,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雷发达“以艺应募”,举家从江西迁至北京。第一代“样式雷”叫雷发达,生于明代末年,祖籍江西永修,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木匠,曾在南京帮别人盖楼、装修、做家具。雷发达从小耳濡目染,逐渐练就了一身扎实过硬的建筑本领。清代初期,朝廷要建设皇家宫苑,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能工巧匠,雷发达从此开始了为皇家建造工程的生涯。雷发达和家人技艺高超,很快获得了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的认可。
       相传,康熙年间重建紫禁城的太和殿,要按礼制举行上梁仪式。当天,皇帝亲临,百官列席,却在节骨眼上出了问题:脊檩无论如何都合不上榫(sun,构件接连处)。这时,一个叫雷发达的小工匠毛遂自荐。工部官员权把死马当活马医,给雷发达披上了官服。只见雷发达攀上梁架,嚓嚓几斧,梁便契合连实了。康熙皇帝龙颜大悦,当即封雷发达为工部营造所掌班,后成为“样式房”的掌案(总设计师)。
       雷发达,便是第一代“样式雷”,也是“样式雷”家族的开山始祖。江西省南康府建昌县新城乡北山社上社堡人,即今九江市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北山雷家庄人
      金銮殿上三锤定殿梁的故事,让第一代“样式雷”就这样横空出世。在他之后,他长子雷金玉承袭了他的职位和技艺,成为“样式雷”的第二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朱启钤曾经如此评价雷金玉:“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事,最有声于匠家亦自金玉始。”雷金玉最有名的作品,就是畅春园圆明园雷金玉年过六旬时,负责扩建圆明园。他七十大寿时,雍正亲命皇子弘历,书写了“古稀”二字匾额以示祝贺。
      “样式雷”家族的八代传承“样式雷”的第三、第四代传人分别是雷金玉之子雷声徴,以及雷声徴之子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三兄弟,两代人生活于雍乾嘉三朝,正是清朝大兴土木的年代。雷氏家族先后承办雍正、乾隆、嘉庆三朝的营造业,设计作品主要包括三山五园(香山、万寿山、玉泉山、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最大的园中园)如园、宁寿宫花园、嘉庆陵寝等。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雷氏家族却能够从雷发达开始,连续八代传承,以至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在清代260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雷景修是“样式雷”的第五代传人,16岁起,他就跟着父亲雷家玺到样式房学习建筑技艺。雷景修十分上进,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和经验,各项技艺突飞猛进。按照惯例,上一代“样式雷”会从子孙中挑选合适的接班人,不料雷家玺并没有这么做,在重病弥留之际,他将掌案职务交给了另一位建筑师。雷景修心有不甘,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只要我们有过硬的本事,能让大家心服口服,样式房终究离不开雷家。如果你技艺不够,强行担任这个职务,最后可能招来大祸啊!”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雷景修锲而不舍地奋斗了24年,终于凭借非凡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无可争议地担任了样式房掌案,成为第五代“样式雷”。经过这番波折,雷景修更加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一生勤勤恳恳,苦心经营家业,精心培养接班人。儿子雷思起,孙子雷廷昌,都因为能力出众而连续成为样式房的掌案,延续了“样式雷”的名号。永修八代样式雷,中国半部古建史。“样式雷”家族留下的样式雷图档和烫样,为后人研究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材料。而雷氏家族勤勉进取、恪尽职守、谦虚谨慎的家风,同样成为值得后人研究和学习的典范。 到了“样式雷”第五代传人雷景修时,他开始整理保存“样式雷”的设计图纸和烫样模型,“样式雷”图档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日,雷景修功不可没。
       公元1866年,雷景修病逝。40岁的雷思起,顺利接过父亲掌案之职,成为“样式雷”第六代传人。他一生经历道光、同治、光绪三帝,主持修建了定陵、定东陵、惠陵西苑,及许多王公、贵胄的府邸、园林、陵寝。定陵更是雷思起的旷世之作,因建陵有功,雷思起被钦封五品职衔。
      雷思起去世后,儿子雷廷昌成为新掌案,成为“样式雷”第七代传人。他主持重建了天坛祈年殿、紫禁城太和门,以及慈禧太后万寿庆典的点景楼台等。因惠陵金券合拢和隆恩殿上梁有功,雷廷昌被朝廷赐为二品,样式雷家族荣耀达到巅峰。圆明园重修停工后,为顾全慈禧颜面,大臣们又提出修葺三海的建议。三海,即紫禁城南面的北海、中海、南海。其中最大工程就是修建富丽堂皇的仪鸾殿。毫无疑问,重任又落到雷廷昌肩上。仪鸾殿建成后,慈禧立马迁入居住,召见群臣,成为清廷的实际政治中心。
       辛亥革命后,这里更名为怀仁堂,解放后,成为中共中央举办重大会议的场所。公元1897年,慈禧再度启动圆明园重修工程,雷廷昌儿子雷献彩,做了圆明园样式房掌案。1907年,雷廷昌去世。清末崇陵、摄政王府等重大工程,则由雷献彩主持完成。
       第八代“样式雷”是雷廷昌之子雷献彩、雷献光、雷献瑞、雷献春、雷献华兄弟,其时清政府已是日薄西山濒于崩溃,大厦将倾之时,雷氏家族传承百年的工匠技艺再难有用武之地。样式雷虽然没落,但留给我们的,除了北京城遗存的古建筑,还有两万多件工程图纸、模型及文档。他们主持过的建筑工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尺寸,乃至施工现场的进展情景,都记录在这些图档里。它们在动荡时期历经流离辗转,保存至今天也属不易。
      公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帝制结束,清王朝的灭亡。样式房差务消失,"样式雷”在经历了两百余年的辉煌之后也终于走向没落,退出历史舞台。时代造就了样式雷,也在时代的更迭中将其隐去。随着清王朝的衰败,样式雷也逐渐没落了。 但圆明园、昭陵、避暑山庄、颐和园、天坛、摄政王府、太庙、沈阳故宫永陵等这些建筑设计都是出自雷氏家族之手,他们的不凡业绩已得到世界公认。现代人可以通过他们制作的精细的烫样,清楚的看到这些古建筑原来的样子。2007年6月20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正是这一个建筑世家,让如此多的文化遗产呈现在世人面前。两百多年间,这个家族八代人的智慧和心血,缔造了中国最伟大的建筑博物馆,其建筑一并留存于地面上永供世人参观和利用。 就是这个神秘而又辉煌的家族,将一座座优质的建筑,屹立于历史的岁月中,接受人们的路过和仰望,层楼叠榭,丹楹刻桷,铺陈在世界的记忆里。作为后人,唯有肃然起敬,当然,这些遗留下来的文物和财富,更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悉心保护,才会让往日的辉煌,在岁月的长空中,流芳百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