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由各种笔画构建而成的,不同笔画具有不同的线形结构。“从线形类型上看,包括点、垂直线、曲线、折线、水平线、斜线等;从线形上看,则包括圆形、方形、锐角形、钝角形等基本形状。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点线类型及其基本形状同样也是构成自然物形体不可缺少的要素。”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各种事物的形体美所吸引,它们让我们体验到了丰富的美感。例如,看到由直线、斜线和折线等构成的山峰,我们会感到峻拔陡峭;看到由水平线构成的江面,我们会感到开阔平静;而看到由直线构成的乔木,我们则会感到高耸挺拔。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书法艺术创作时,书家们也会将他们平时感受到的自然物的线形美融入到笔墨形式中去,使笔墨形式表现出丰富的意趣。如传王羲之的《书论》就提到:竖画如乔木一样挺拔,折笔如刚钩一样的遒劲,竖画露锋起笔好似干枯的麦杆一样爽利,露锋收笔则像针尖麦芒一样细劲。通过线形的模拟,书法的笔墨形态和自然物之间就有了美感的互通。
此外,在点画书写上书家还非常重视模拟某种自然物的质地美,由此来唤起欣赏者对这种美的体验,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美的特性的各种事物的联想。比如《笔阵图》认为,点要像“高峰坠石”,撇要如“陆断犀象”,竖要似“万岁枯藤”等。有些学书者往往不知古人所云,不知如何才能“像”。实际上,古人是告诉我们:点要写出石头般坚实的质地来,撇要像犀角象牙一样锋利、润滑而坚实,竖要像万年古藤一样苍劲,而不是说点写得像石头一样奇形怪状。又如旋《初月楼论书随笔》中有段名言:“书家贵下笔老重,所以救轻靡之病也。然一味苍辣,又是因药发病,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为用笔之妙。”这句话也是运用了自然物的质地美对书法作品的内涵作了形容。铁与金的本质属性是坚硬的,所谓“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是说一个字、一幅作品虽以“秀”“嫩”为主要风格特征,但应该做到柔刚相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