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秋老虎”颇凶,但要适当减少冷饮以及寒凉食物的摄入。俗话说“秋瓜坏肚”,对各种瓜类宜少食,以防损伤脾胃阳气。因此,应适当加入扁豆、豇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煮粥食用,以助脾胃运化。初秋因为气候炎热和湿盛的原因,再加上胃肠功能经过盛夏的消磨,胃肠功能较弱,所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鱼、瘦肉、禽蛋、奶制品、豆类以及山药、茭白、南瓜、莲子、黑芝麻、核桃等。俗话说“秋藕最补人”,可将糯米灌入藕眼中蒸熟食用。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作用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仲秋要润补
在仲秋人体常反映出“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根据“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一是多食用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鸭蛋、豆浆、乳品等。二是酸甘化阴,宜进食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山楂等。其中,银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镁、钙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可用水泡发后煮烂,加糖服食,对治疗和预防秋燥有较好的效果;百合也有养肺阴、滋肺燥、清心安神之功效。

晚秋需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