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味美补虚,升白可一试

标签:
鲫鱼鳝鱼食疗高蛋白营养价值 |

鲫鱼为鲤科动物,分布甚广,是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以前以野生为主,现在则人工饲养的为多。原本其肉质细嫩,鱼味甜美,人工饲养则稍微逊色些。
鲫鱼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和铁等矿物质。此鱼的药用价值也极高。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羸、温胃、补中益气之功效。
临床上,对于癌症患者,鲫鱼主要有两大功效:
一是补虚,是患者饮食蛋白的主要来源。由于习惯认识的偏差,中国的许多肿瘤患者,既想补蛋白,又怕补坏了,故对许多动物类食物视如毒蝎,只能吃点鲫鱼汤等。鲫鱼豆腐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是利水,本品利水功效突出。临床对于部分有胸腹水的患者,可以鲫鱼熬汤,可适当加些利水剂。如鲫鱼500克,洗净,加车前子30克,包入沙袋里,加葱姜蒜少许,盐适量,料酒部分,一起熬至浓白汤,喝汤为主;主治胸腹水。
鲫鱼还可同莼菜一起作汤饮用,用于化疗放疗后脾胃虚弱、饮食不下。此方可调理中焦,补益五脏,促使元气恢复。
鳝鱼:补虚慎用,升白可一试
鳝鱼,是鳃鱼科细长鳗形动物的统称,本非鱼类。《雷公炮炙论》就将其列入重要药物。《本草拾遗》认为其味甘,大温,无毒,功效为补气益血,主治虚损、血气不调等,兼有祛风湿、强筋骨之功。而《雷公炮炙论》中鳝鱼骨也已入药,其性味咸、甘、凉,具有解毒、清热燥湿的作用。
由于鳝鱼属于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补益食品,原是比较理想的调补物。鳝鱼中还可分离出“鳝鱼素A”和“鳝鱼素B”两种物质,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故颇受癌症患者或家属青睐。
现代人们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补虚,补充蛋白质;二是民间有鳝鱼骨补白细胞一说,故不少人听信后,熬鳝鱼骨以升白细胞。对于后者(熬鳝鱼骨以升白),我们观察发现,有一定效果。可以下列方法为主:黄鳝骨150克、猪瘦肉50克~100克、红枣6~8个、生姜3片,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小时,加入适量调料和食盐,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