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视角看食物与健康

标签:
食物进化健康营养膳食 |

真正的祖先是茹素的
生命进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事件,有多种理论解释进化机理。民以食为天,在人类进化史中,饮食对人类的生存无疑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中国国父孙中山曾说:人类谋生的方法进步之后,才知道吃动物食品的。
关于食物与进化的关系,许多研究者也给出了他们的解释。近代许多考古学家与人类学家发现:人类在最初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都是只吃蔬果而不吃动物的,这样的情况经过三次的冰河时期都没有改变。可是,到了第四次冰河时期,被冰封雪盖的大地再也无法长出足够的蔬果供应人类所需,为了能继续活命,我们的祖先才被迫去取食动物身上的肉。最后,这次的冰河时期虽然安然度过,可是大家却已习惯把肉类当做食物。
所以说,我们真正的祖先是茹素的!
早期发生了转变
以色列的演化经济学家奥菲克对人类早期的食物结构演变给出一个解释。距今一百八十万年前到两百万年前,人类进入了狩猎和根块采集的时代,实现了由完全的食草动物向杂食动物的转变。即是说,人开始“吃动物”了。这种转变需要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社会组织和生理结构支撑。首先,人学会了使用火,降低了消化肉食的难度,建立了中心—四周的辐射状采集和狩猎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复杂的分工合作模式。其次,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在获取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较少,但在消化过程中消耗能量较大(因植物富含毒素),所以食草动物需要相对强大的肠胃来反刍;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并不需要很大的消化器官来分解有毒物质,却需要相对强大的脑来设计追捕猎物。
考古学家的发现表明,原始人类大脑容量的骤增与肠胃容量的骤减也大致发生在这一时期。几百万年来,人作为杂食动物,其食谱结构并没有显著的改变。
通过对现在存活的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牙齿的观察,可以断定人类的祖先“猿”是有一对锋利而长的犬齿,长度是现在牙齿的3倍以上,犬齿是一些食肉动物的“标志”,是获取一类肉食的重要工具。而如今人类的犬齿已经退化了。
也有许多营养学家在饮食观点方面并不认同达尔文的观点,如美国卡萝琳•M•庞德博士在其所著的《生命与脂肪》一书中指出:“转向食肉的时间正好与人科动物化石的颅腔迅速大的时间相吻合。许多人类学家认为,这种相互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食肉直接导致了智力的改善,从而为进化成为现代人铺平了道路。所以,从史前到现在,肉食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一直是一种比较宝贵的食物。”“它能使人体获得完全蛋白、维生素以及其它各种营养物质的来源。特别是肉类能提供锌、钙、铁和维生素A等基本养素,而这些营养物质很难在素食中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