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是充电,你学会午睡了吗

标签:
午睡睡眠失眠养生酷暑 |
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有午睡的习惯。我国传统养生学提倡睡“子午觉”。“子”是指夜间的23~1点,“午”是指白天的11~13点。认为睡“子时”可以养精蓄锐,而睡“午时”则可以顺应阳气的升发。
午睡是充电
午睡是中国人的习惯,其养生防病作用也得到了证实。近年来西方科学家发现,西欧和北美人冠心病发病率高,似乎与不睡午觉和紧张的生活节奏有关。对此,他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试验,结果证明,如果能保证午睡,西方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可降低三分之一左右。
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入睡前,持续运作会让人体工作效率下降,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午睡是有效的“充电”手段,小睡片刻换来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晚上睡眠充足,白天仍会感到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若每天中午坚持午睡,将有助于人们清醒头脑,可在短时间提升“精气神”,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研究已经证实,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几个阶段,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之间,有半小时的深睡眠期。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争取半小时深睡眠,帮助人体机能的自行修复。
你会午睡吗
很多人可能有一个疑惑:有时午睡后反而出现头晕、腰酸、精神不振……,总之,好像越睡越困了?那到底该怎样午睡呢?
午餐后不能立刻午睡:有些人为了争取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一吃完午餐,就马上躺下午睡。这样会导致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因此,午睡前应该活动10分钟,以便食物消化,然后再进行午睡。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足够,最多不超过1小时,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备上毯子以保暖:人在入睡后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保暖不当容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所以在办公室午睡时要注意免受风寒,除了避免在空调、电扇直接吹向身体的地方睡觉,还要备上一条小毛毯以保证睡眠时的温暖。
午睡的姿势也有讲究:有些人喜欢中午伏案小睡片刻,但如果头部长时间枕在手臂上,导致手臂血液循环受阻,神经传导受影响,极易出现手臂麻木、酸痛等症状;伏案过程中眼睛受压,可造成眼压升高,时间一长还有促使眼轴增长的风险。另外,伏案睡觉不能使身体得到彻底放松,导致睡完觉后不仅没有精神饱满的感觉,相反可能会感到更加疲惫。因此,午睡时,可以在头后垫一些柔软的物品做枕头,或者用充气枕,可以避免脸部神经被压制,保持血液通畅。另外,双脚可以适当找地方平放,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放松下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