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舌尖上癌症饮食孙丽红健康 |

关于吃与癌症的关系,东西方先贤很早就有生动而详尽的认识,让后人赞叹!公元前约400 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时代,就已有对癌症的描述。当时,人们把“癌”描述成“karkinos”(希腊语“螃蟹”的意思),这个词语很形象、生动。癌瘤向外扩散,横行霸道,如同张钳伸爪的螃蟹一样;癌瘤硬化的表面,就好像螃蟹硬邦邦的躯壳。后来这个字演变成拉丁文的“cancer”,用来形容癌肿的形态和生长方式。
其实,深入探究,希波克拉底时代的哲贤们之所以把癌症用螃蟹来作形象的比喻,也寓含着癌症的发生与吃螃蟹(泛指一切动物性食物)等有太多的关联。在早期简单联想思维的诱使下,人们发现螃蟹之类太肥美的食物吃得太多了,体表和体内就容易长出像“螃蟹”一样的肿块。从“karkinos”一词中,似乎可以寻觅出癌症与饮食,特别是与肥美的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有着很大的关联。
中国自古有文字记载以来,即有了对癌瘤的叙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瘤”字。“瘤”字的本意是留而不去。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籍《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大量癌瘤类疾病,并分别加以命名,如“症瘕”“积聚”“噎膈”“乳岩”等,总计有数十种之多。本意为一:肿块,留而不去。
有趣的是,中西医学都从形态上把恶性肿瘤看作面目狰狞的病魔,这实在不能不佩服东西文化的相通之处。
中国古代造字也很讲究,让我们后人感叹其造字的艺术。从分析癌的造字就可以知道癌症的发生原因与吃有关。
我们看,“癌”字有三个口,似乎提示我们:癌的发生与吃及饮食关系很大。我们常说“病从口入”。这三个口,似乎可以做出新的解读:“癌”的上面是个“疒”字头,“疒”字头里面是三个口,三个口下面是“山”,第一个口,代表口腹之欲,吃多了东西;第二个口,代表喝错了,如饮酒过度,多喝了各种不健康饮品;第三个口,似乎意味着习惯不好,如抽烟太多等。因为我们吃了太多不健康的食物、饮酒过度,再加上吸烟等不良行为习惯,所以就吃出岩石样硬的块状物出来了,就可能导致癌症高发。
可以说,因为饮食有问题,所以我们才会滋生出各种疾病(包括癌症)来。
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和习惯,有些习惯并不一定对健康有利。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日常膳食和习俗,可能是很难的,然而不利于健康的习俗就必须适当加以改变或者调整,只要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么做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