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在消费者心中,果汁由于其崇尚自然、物美价廉的特性,早已位居碳酸饮料、乳酸饮料之上,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时尚的年轻人来说,喝果汁比吃水果更接近潮流,更时尚,但果汁真的就很营养吗?果汁比吃水果好吗?市面上的果汁健康吗?诸如此类问题,可能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样。
果汁有营养吗?
上篇博文中,我们了解了碳酸饮料的真相,可以说碳酸饮料除了释放热能,没有其他营养作用,那果汁的营养又如何呢?市面上的一瓶瓶颜色鲜艳、口味甜美的饮料中到底含多少真正的纯果汁成分呢?
其实当水果压榨成果汁时,在这个过程中营养物质也减少了。依据《软饮料的分类》国家标准,果汁含量不低于10%的称为果汁饮料。此外,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出果汁饮料、果酒的原果汁含量。我们经常看到一瓶瓶颜色诱人的各色饮料,饮料中看似有丰富的果肉,感觉上营养很高,但绝大多数标着“果汁饮品”字样的饮料都只含10%的果汁,据此推算,一瓶300毫升的饮料中只含30毫升果汁,而其余几乎都是水、糖、防腐剂、增稠剂等各类添加剂,在这种果汁饮料中,果汁已经沦为“配角”,其作为“果汁”的价值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自己家庭中的水果榨汁营养如何呢?其实水果榨汁后,如果再过滤,饮用过滤后的滤液,那这滤液的营养很低,因为水果中的果胶、膳食纤维和各种营养素几乎都留在果渣中了,这样的果汁显然营养很低。所以喝果汁最好是喝榨好后的原液。而且水果榨汁后,其中很多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钙等营养素也会大打折扣。有研究表明,沙棘做成沙棘汁后,维生素C从原来每100克含有177.5毫克降到只剩8毫克,可以说所剩无几。100克橘子中原含钙35毫克,榨汁后只剩下7毫克,只剩下原先的五分之一左右。所以果汁不管是市售的还是自己加工的,营养价值都有所减低。
果汁比水果更能减低体重吗?
降低体重的根本就是使得消耗的能量超过能量的摄入,因此从减少能量摄入角度来说,就要少摄入能量密度高的脂肪类食物,而要多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低的蔬果类,而且蔬果类食物体积大,其中的膳食纤维在胃肠道中,能吸水膨胀,有饱腹感,可进一步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但果汁中,膳食纤维破坏较多,而且没有了吃水果后所产生的那种饱腹感,减肥效果自然有所下降。其实吃一个个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各具特色的果蔬,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过程,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种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快乐呢?
蔬果不足的补充
其实你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就会发现,喝果汁的大多数是年轻人,而老年人多半是吃纯天然的果蔬较多。因为年轻人追求现代生活方式,喜欢追逐潮流,而且年轻人往往不擅于烹调,平时蔬果类食用较少,所以果蔬饮料也是对于蔬果摄入不足人群的一种补充。相比较西方国家,我国老百姓果汁饮料消费比西方要低,这与西方人平时果蔬摄入较少,果汁作为膳食补充的一种方式有关。
颜色鲜艳的果汁更好吗?
人们都喜欢美好的食物,对于果蔬,我们也是希望新鲜、颜色鲜亮更符合我们的需要。但因为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它是一种抗氧化剂,也很容易自身被氧化,所以含维生素C多的蔬果经过切碎等处理后,很容易被氧化,而使得果汁变色和发生沉淀,颜色并不好看,口感也不太好,但这是水果本身应有的特性。那为什么市面上的果汁如何能保持鲜艳的颜色呢?这与鲜榨果汁内加入适量的糖精、色素、果味粉和防腐剂等有关,可以增加鲜榨果汁的香味,提升口感,并且使果汁饮料看起来颜色始终鲜亮。
我们习惯了喝的果汁是酸酸甜甜而美味的,但你不妨试一试,自己拿几个橙子榨汁看看,口感其实比市售的橙汁差多了。享受惯了美味,注重口腔感觉的现代人或许明知市售果汁的问题所在,但还是不愿意喝相对健康的自家榨的果汁吧。
那为什么果汁饮料口感那么好呢?原因是其中添加了很多甜味剂,酸度调节剂(如苹果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增稠剂(看起来果汁丰厚,有浓郁感)和色素(使得颜色更加诱人)等食品添加剂。其中人工合成色素主要是从煤焦油中提取而成,它价格低廉、着色均匀,为生产厂家所喜爱,但是许多人工合成色素除本身具有毒性外,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混进砷、铅或其他一些有毒的中间产物。
果汁饮料有致癌隐患
英国科学家发现,人们每天饮用的果汁饮料中含有一种致癌的化学物质锑,商店里出售的果汁中锑含量超过了欧盟对饮用水锑含量的限制,而锑含量过多可导致人死亡。哥本哈根大学发现,瓶装果汁中锑的含量是欧盟规定的自来水锑含量的2.5倍,而一些瓶装果汁中的锑含量甚至高达10倍。研究人员对各种果汁的锑含量进行了调查,主要对聚酯瓶、玻璃瓶和硬纸盒包装的红果汁进行了锑含量调查,在对16个不同品牌的42种果汁饮料的调查中发现,锑的含量高出欧盟对8种饮用水产品的限度。有人认为,锑物质从包装中进入饮料是饮料中锑含量过高的主要原因。科学家劝告人们,当觉察到用聚酯瓶和硬纸盒包装的果汁锑含量增多时要特别小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