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店的下一个纪录

标签:
1好店记录价格黄晓强it |
文/李倩
公众号:itlaoyou-com
上个月1号店进口牛奶成功挑战世界纪录的事情好像刚过去没多久,新活动号称“史上最大的面子工程”在今天上午仅1小时内就完成52,000盒总计销量。活动还未结束,不同于上次,这次抢购活动将分时段进行三天,为更多消费者提供获利机会。
没有结束的不仅仅是活动,1号店的脚步也在一步步前进着。
据悉,1号店将把世界纪录营销这一创新举措进行到底,并于日后陆续推出其他品类的优惠活动。活动现场副总裁黄晓强的话似乎发出某些讯号。
价格是个噱头
2012年那场京东、苏宁、当当等几大电商的价格战还记忆犹新,当时甚至惊动了工商总局修订相关管理办法来控制电商之间的恶意竞争。
价格战背后的故事绝不止步于单纯的恶意竞争。价格偷涨、缺货等问题的不断爆发让消费者怨声载道,也让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根据当时网易有道的数据显示,其中,苏宁易购的流量涨幅达惊人地706%;国美的涨幅同样不小,达到了463%;京东的涨幅虽然不如苏宁易购和国美,但也有132%的高涨幅。
可观数据的背后,京东没有兑现全部大家电商品对消费者零毛利的承诺,公开向消费者道歉。但这次战争发展到最后,尽管对于品牌上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可对于各大电商而言毕竟都是有所收获的。
过去的事情都是历史,如今京东在电商中的地位显而易见,至少在3C电器领域可称得上是举足轻重。再加上前段时间与腾讯合作关系的建立,结合社交化平台支撑的京东在业界的威望提升是指日可待的事。
姑且不论价格战孰是孰非,客观来看,除了淘宝天猫这样的B2C平台,垂直电商商品品类同质化严重,网民购物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的基本现使得价格战可以在吸引用户上无往不利,电商的价格之争成了无奈之举。
这样的说法略显偏袒,可流量问题至于网站来说是现实的,不断细化的垂直发展创建不同品类壁垒成了电商的出路之一,尽管如此,却还是无法逃脱对用户消费观念的潜在影响。
用户关注度提高意味着流量上升,活动品类有限,但用户的关注必然会带来附加收益是事实。可现实是一时的流量暴增并不能保证用户的忠实度,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活动热闹非凡,用户活跃度短时间猛增,结束流量就急速下降,这或许也是电商平台总是节日不断,活动接二连三的原因之一,寄希望于借此来留住用户。
1号店最近活动频繁,连续推出进口牛奶、面膜破记录活动也未能跳出这个固有模式,只是在品类选择上1号店的循序渐进多了些许的企图心。
下一个纪录?
进口食品一直是1号店的主营品类,况且该品类的消费人群对于今后品类扩展大有裨益也是显而易见的。而相对于食品消费者的家庭人群而言,美护类只是横向延伸,根据1号店提供的数据,商城用户超过66%为女性,而面膜作为女性护理中需求最为广泛的品类也就顺理成章作为第二期活动主体。
从去年11月1号店启动“品牌直通车”开始,美护品类在商城中的地位就有了些许的上升,不仅如此,在去年业绩回顾发布会上,董事长于刚也表示今年将扩展商品品类,做到全品类多区域发展。
依靠进口食品的垂直发展战略,1号店迅速积累大量高质量用户群,但相对于美妆、3C电器类消费群体,食品消费群体更偏向于家庭用户,在利润率等方面略显不足。况且出于品牌建设考虑,全品类发展也是必然趋势。
业务展望与行业趋势只是纸上谈兵,1号店用实际行动表明其确实在按照这样的规划执行着,并不断延伸。
而就在活动前一天华为荣耀狂欢节,华为荣耀系列手机登陆各大平台,1号店开始慢慢向客单价相对最高的3C进军。
1号店副总裁黄晓强在活动现场也表示未来1号店将加强3C领域的投入,更可能快地完善商城的全品类扩展。
2014年刚开始,电商行业内就动作不断,腾讯京东联姻、1号店当当品类互助、天猫向北扩张、唯品会将乐峰拥入怀中,一系列的抱团动作或是业务扩张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行业格局的变化。
继食品类牛奶、美护类面膜之后,1号店下一个纪录将冲击那个品类还等下次活动才能揭晓,但3C电器是否已在备选栏中似乎已是定局。